设备维修分会2000年工作总结

一、2000年工作总结

  1.开展国际学术活动

  2000年11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分会积极参与筹办设备工程分会场,组织邀请外宾,征集国内外学者论文,安排参会人员,主持设备工程分会场等活动。国际会议设备工程分会场共征集国内外论文90多篇,会议《论文集》入选38篇。设备工程分会场,有西欧、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代表参加,有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代表参加,共80多人(次),分三次用中英文宣读了论文23篇(含国外论文2篇),我分会委员、顾问11人参加了国际会议。这次国际会议,实现了大规模、高水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预定目标。设备工程分会场发表的有关设备管理、诊断技术、维修改造和润滑液压技术方面的论文,是国内优秀并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这次国际会议是我会恢复开展国际学术活动的良好开端。

  2.组织二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2000年5月我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10届全国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年会,第3届全国设备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议(与五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同时召开),并出版了《论文集》,收录诊断技术方面论文93篇,收录设备管理论文25篇。会议期间开展了学术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诊断技术论文又取得了新成就,设备管理论文有新观点、新成效。

  2000年11月我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4届全国设备维修与改造技术交流会议,征集论文90多篇,《论文集》收录73篇。这次会议有学术论文的宣读和交流,参观设备改造成绩显著的工厂—上海汽轮机集团公司,有新产品新技术介绍,有院士、教授的专题报告,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大家感到不虚此行,很有收获。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机修厂长工作研讨会议。机修厂长们有了交流机会,感到收获不小。

  3.开展小型学术活动

  学会的生命力来源于开展学术活动。设备管理

委员会组织了天津、北京设备管理调研会议。通过对天津奥梯斯公司,爱普生公司,北京有机化工厂的参观调研活动,写出了调研报告,对三资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设备管理经验进行了介绍。润滑与液压技术委员会在浙江象山组织了润滑技术研讨会议,宣传和推广了集中润滑技术、自动化润滑设备。这些小型学术会议和活动,都有一定收获,增强了学会生命力和凝聚力。

  4.举办培训班,开展“继续教育”

  2000年开办函授培训班3个,培训学员371名,并筹办了2001年在扬州的三个函授班,哈尔滨的三个函授班。2000年在昆明、大连、上海、海口等地开办研讨培训班8个,培训学员176名。2000年委派教授下企业举办设备管理和设备经济管理培训班一次,培训学员100多名,还召开了学术论文研讨会议,出版了会议《论文集》。我会培训和“再教育”工程取得了优异成绩。

  5.办好《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和《设备维修动态》内刊

  刊物在普及设备管理与维修知识,推广维修高新技术和设备管理新经验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杂志编委会每年4月召开编委会议,研究办刊方针,分析重点栏目,评出优秀论文,从而保证了会刊质量,发行、广告也做了不少工作。两份“会刊”2000年取得了明显成绩。

  6.学会组织建设

  (1)根据学会章程规定,2000年5月召开了五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宣布成立了以刘林祥为主任的我会咨询委员会。五届二次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省市区学会秘书长会议,浙江、陕西、黑龙江、上海、天津、河北、咸宁、洛阳等八个省市、地方学会介绍交流了学会工作经验,相互学习,促进了地方学会工作。
  (2)2000年12月我会召开了第二次专委会主任(扩大)会议,总结2000年工作,研究2001年工作计划。2月底前将发函征求意见,对少数委员进行适应调整,充实具有经济实力、热心学会工作的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委员进入我会第五届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也要对委员会成员进行充实和调整,使委员充分发挥作用,把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做好。
  (3)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召开了团体会员新年联谊会议(包括有联系的厂商),2000年我会新发展团体会员3个,已填或正填写申请表有6个,近期又有2个企业要求加入,作为团体会员,发展形势较好。

  7.组织编写“设备维修问答从书”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倡导下,分会主编,首批出版“设备维修问答丛书”七本。分会组织沈阳、洛阳、航天、兵器、天津塘沽等地方学会和大型企业作者进行编写,2000年年底前,有5本书已通过编写大纲,并与作者签了合同,余2本近期将签合同。

二、2001工作计划

  1.召开五届三次全体委员会议、省市学会秘书长2001年会议、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议,5月将在北京举行。

  2.第七届全国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交流会议,将在2001年三季度召开。

  3.小型学术活动、调研活动有:①设备管理委每季组织一次京津地区设备管理调研、研讨活动。②维修改造委初定在大连、西安各办一次工厂企业数控机床维修技术、改造技术研讨会议,每次20~30人。③诊断技术委力争办一次诊断技术应用研讨会议。

  4.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①哈尔滨、扬州二地6期函授班。②在全国各地办研讨培训班4~8期。③下企业办班2~4次:④论文研讨班1~2次。⑤条件成熟时,举办有学历有学位的培训班。

  5.以上海、北京两地为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

  6.《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4月要开好全国编委扩大会议(吸收2000年度优秀文章作者参加)和在京编委会,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扩大发行数量。

  7.《设备维修动态》要做到学术活动报导又快又准,增加知识性和信息量,成为学会联系企业的主要窗口之一,不断扩大发行量。

  8.力争组织一次欧洲或北美的设备维修考察活动。

  9.组织完成首批七本“设备维修问答丛书”的编写工作,并组织宣传和销售。

  10.积极发展团体会员。

  11.继续宣传和销售《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和《设备维修动态》内刊以及学会书刊。

  12.做好分会委员和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的调整工作,加强学会组织建议。

  13.做好学会创收工作,增加学会收入。

  14.加强秘书处的建设,做好日常工作。

  (设备维修分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