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工业慈善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由蒋震博士于1990年创立。蒋博士是香港震雄集团的创办人兼主席,他相信只有先进的制造科技和发达的制造业,方能为中国带来现代化的社会,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蒋博士慨然捐出他持有的全部震雄集团股份,成立该基金。
基金从1991年起颁发蒋氏科技成就奖,目的是表扬在推动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机械和制造工业发展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华裔人士。每位获奖者可获得奖杯、奖章和十万美元的奖金。2001年蒋氏成就奖评审团主席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成就奖的提名工作现已开始,并将持续到2001年5月31日。现对该奖项简介如下。 历届蒋氏科技成就奖得主 每届蒋氏科技成就奖有两位得主(除评审团另作决定外),获奖者必须为华裔,并且其中一位必须是大陆、香港或台湾的居民。过去五届得奖者包括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吴贤铭教授、台湾远东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国钦博士、上海同济大学张曙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何毓琦教授、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总经理石滋宜博士、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教授、台湾宏?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博士、兰州石油化工机器总厂总工程师张仁俊教授、北京大学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选教授,及香港伟易达集团主席兼总裁黄子欣先生。 候选人条件 候选人必须为华裔,并且是从事制造业或机械制造工程研究开发工作的。候选人应能在下列三项之一有突出成就,特别是在第一项或第二项突出者。 (一)革新性的发明或创造 奖励在发明、设计或创新机械制造科技方面有重大成就的工业技术专家、学术研究者或任何人士。 (二)提高工业生产力 奖励革命性改良了传统的机械或制造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力的工业技术专家、学术研究者或任何人士。 (三)促进机械及其他制造工业的发展 奖励在领导推进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制造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发展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同时,该成就应在颁奖前十年以内取得,即2001年成就奖只考虑1991年5月以后所取得的成就,而且成就是在大陆、香港或台湾取得的,并已被成功地应用,对大陆、香港或台湾有益。 提名方法 提名须有提名人和附议人。提名人和附议人所属单位为基金认可的专业工程团体或学院,或工程领域及其相关的教育机构,并且与被提名人有三年以上的认识历史。提名表格应用英文填写,并连同所需附件,于2001年5月31日以前送达基金秘书处。所有附件不得超过30页,其尺寸不得超过210×300mm。英文以外的资料需由提名人附加英语翻译。如果提名表格和附件短缺或未能符合基金要求,则提名恕不接受。(提名表格请向基金秘书处索取) 评审程序 所有提名须按照候选人的发明或工作的创造性及其在推动中国制造科技、机械工业及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或价值,作出评估。 基金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制造科技及制造工业专家组成初审委员会和评审团,依照基金董事局制订的评审标准及程序,决定得奖人。如有必要,候选人及提名人需要出席面试。最终获奖者以董事局意见为准。基金将不接纳向外界解释评审过程的要求。 为使评委们的工作不受干扰,公正不倚,评委名单将在其工作结束后公布。如果任何候选人、提名人或附议人被发现企图接触在评审过程中的任何人士,其提名资格将被取消。 结果公布及奖项颁发 获奖人将于2001年11月初接到获奖通知。结果将于2001年12月16日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制造科技会议开幕典礼暨蒋氏科技成就奖颁奖典礼上揭晓。获奖人需亲自出席颁奖典礼,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说。如需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可与蒋氏工业慈善基金秘书处联系。 蒋氏工业慈善基金秘书处 (工作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