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机械工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谢友柏

摘要  根据西部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论证了发展装备制造工业也许是西部的一次机会。在分析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后指出,通过信息的联系来组织合作,是能在速度上取得优势的一个途径。互联网为这种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

 

  西部的发展与沿海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具有不同的经济、技术、文化背景,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不能完全沿着沿海已经走过的轨迹,要有适合自己情况的独特思路。在这里,逆向思维往往是很重要的,它能提供创新的论点。

  本文仅探讨西部机械工业发展的问题。

1 装备制造业可能是西部的机会

  机械工业就是装备制造业。在沿海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追求速度,抢滩的焦点集中在日常用品、家电、通信器材等方面,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际上处在次要的地位。但是应当看到,任何产品的制造都离不开制造的装备。现在,卷烟生产是西部一些省的经济支柱,但是做卷烟的设备大多数是进口的。移动通信是热门产业,但是我们在深圳一家大型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厂的车间里,几乎找不到在中国制造的装备。长江三峡建设工地上,举目皆是国外制造的工程机械。还可以举很多例子。制造装备与在沿海发展得很快的产品相比,具有复杂程度高、高技术集成度大、开发成本大、周期长,从而更加依赖于知识资源和知识获取资源的建设及其竞争。这与如航空发动机、核电站主泵等不属于制造装备的复杂系统具有相同的特点。

  一般说,在全球经济环境下,并不需要一个国家所有的东西都能在自己境内制造,但是现在仍旧有国界。我们是一个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装备都不能在自己境内开发和发展,就是问题。何况政治上与我们对抗、经济上与我们较劲的势力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存在,目前许多东西仍然对我们禁运,而且这类装备都是高附加值的,尤其当你还不能做的时候。某些情况下,出口100万双鞋子的价值还顶不上1台设备。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因为当你的竞争能力逐步逼近对手时,对手通过控制装备出口来制约你的手法也会应用得更加突出。这是不是历史留给西部的一个机遇呢?西部在这一方面有它的优势。就以陕西和重庆为例,在这里集中了占国内很大比重的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他们所具有的潜力,不仅珠江三角洲、杭嘉湖地区所不能比拟,就是上海、香港、新加坡也不一定能与之相提并论,何况这些地方现在主要精力是在发展金融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另外,西部的物质资源,如材料、能源等,对于发展装备制造业也是极为优越的。这里说潜力,就是说西部现在并不具备上面所说成为现代装备生产基地的条件,但是如果接受这一点,在这个方向上努力,我们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机会。关于如何使潜力变成能力,在文献中已经讨论得很多。

 

2 要瞄准具有别的产品所不具备的性能这一目标

  虽然前面是从制造所用到的装备开始讨论的,但是中国机械工程决不应当把自己的目光仅仅限于制造装备。要从大机械着眼,在我们的头脑里,不应当把中国机械工程变成中国制造工程。所谓装备,当然更不限于制造所用到的装备。

  关于制造,也有大制造与小制造的不同理解。往往一提到制造,就想着加工工艺。我们反复说过,产品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设计过程的核心是知识获取,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在物质极端匮乏时代形成的“只要生产出东西,就会有人要”的认识,早已行不通了。只有生产出具有别的产品所没有的性能的产品,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取胜。西部要在这个方向上走出头,不瞄准这个目标是不行的.产品的竞争力在于其中含有新知识的量与质。产品的竞争从根本上可以说是知识资源和知识获取资源建设的竞争。对于上面所讨论的产品尤其如此。西部在这方面有一点潜在的优势,但是也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这一点,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下大功夫去发展这一点,这一点才会变成现实的优势。

3 只有走合作的路,才能有更快的速度

  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主要是要走合作的路。这种合作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由行政框架控制的合作,而是一群各自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获取资源上特别强的单体之间,为完成某一特定产品开发目标的合作。它与企业兼并是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主要是信息上的合作。行政对合作的控制虽然也是根据信息,但是存在权力对信息理解的滞后和行政利益与合作利益不一致等问题,形成合作的阻力往往很大,合作过程也会十分僵化。文献定义生命系统是由信息组织起来的物质和能量。合作也是如此,信息是联系各个合作者的最基本的内容。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中小企业,特别适合于具有某一方面较强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获取资源的小的单体的生存与发展。西部的装备制造业,是不是能一下子出来一个通用汽车公司,或者一下子出来一个ABB集团?恐怕不能做这样的估计。

  最后谈一下谁是这种合作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的主体?这只能是企业家。作为学会,甚至协会,可以起宣传和参谋的作用。希望各个学会、各级学会都来做这种合作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的促进者。政府的职能,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利于企业家的产生和成长。作为西部地区的政府应当看到,这种环境在西部是更加需要和更为艰难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建设这种环境。但是直接组织资金和技术运作的,只能是企业家本身。我们国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作要求的企业家实在太少了。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太长,企业家队伍的产生和成长需要时间。这个过程是不可能通过把许多人都赶到市场中去游泳来完成的。一部分科技人员可能会变成企业家,正如一些企业家最后变成了科技人员一样,但是不可能大部分科技人员都去当企业家。科技人员往往在一个科技领域中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多数情况下,在一个领域中很强的专业知识并不能形成一个产品,产品的开发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一个团队的科技人员以及其它条件,例如资金、组织团队和条件,就说资金运作吧,不是科技人员的责任,而是企业家的任务和专长。科技人员在这种合作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中有自己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如果都去运作资金和孵化自己的产品,那么谁来生产具有别的产品所没有的性能的产品,谁来解决别人没有或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呢?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什么合作可言呢?不能搞杀鸡取卵。科技人员正是用自己的知识和知识获取能力来为产品开发服务,这种知识和知识获取能力虽然不是产品,但是他们的服务却是不折不扣的商品。现在全球经济呼声很高的ASP(applicationsolutionprovider)就是这种服务。文献指出:“随着在技术上拥有真正资历的公司,而不是大多数网上公司占据舞台中央,提供知识和专门技术的“知识财产”集团将获得新的重要性。”只看到产品可以卖钱,而看不到提供知识和提供知识获取服务在后台对发展产品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本质上就是不承认知识的重要。这会对知识经济的发展起到促退作用。

  互联网为这种合作的实现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虽然还有不少问题等待解决。

4 期望

  如果认识对头和措施得力,中国也许能比工业发达国家更早地实现这种发展模式,西部也许能比其它地区更容易实现这种发展模式,除掉前面所说的那些潜在条件外,至少还有2条理由:压力更大和包袱更少。我们已经没有当年工业发达国家甚至沿海发展的那种空间,我们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沿海相比,还刚刚站在发展的起点上,没有多少在市场上已经形成气候的产品害怕丢掉,向什么方向发展有完全的自由。

 

谢友柏,男,1933年生。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710049)润滑理论与轴承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第二届编委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摩擦学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