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经贸工作重点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前不久提出,2001年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成果,实现新世纪经贸工作良好开局。 盛华仁强调,在基本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之后,必须把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实施优强企业战略,努力实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工业改组和结构优化升级。着重抓好四项对结构调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 ——加快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通过加快股份制改造,推动企业上市,突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精减富余人员等措施,力争经过三、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形成50个到100个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 ——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紧紧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技术改造。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对于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厂小矿,必须依法关闭。同时,对于国有企业中那些产品没有市场、资不抵债、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要扩展退出市场的通道,实施破产关闭。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从决策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推进企业信息化等方面,全面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 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继续按市场需求搞好总量调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切实防止新的重复建设。 防止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向西部转移。 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搞好进出口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制定、完善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 修改完善“十五”期间我国工商领导结构调整规划,引导行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 抓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