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战略管理

朱森第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一些先进企业已经把经营战略或发展战略的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战略看成是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前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稍有失误,就会败走麦城;而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必然会抛弃那些缺乏远见卓识、没有战略打算的企业;市场的瞬息万变、难以预测,市场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必然厚待有准备者。于是,战略管理就成为优秀企业的生命线。

  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是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由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调作用四个要素构成。四个要素在企业不同层面上的组合,形成了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层次。企业总体战略,是有关企业全局发展的整体性及长期的战略行为,其中包含了诸多个具体的经营战略。职能层战略,则是企业各主要职能部门保证总体战略实现的措施性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是一个比较复杂、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适应、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过程。发展战略一旦确定下来,就是企业领导和员工统一行动的准则。制订好发展战略,必须做到知彼知己内外结合知彼者,了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做为市场的分析与预测,了解国内外的市场,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市场容量和已建、在建、规划过的本领域的生产能力,了解需求变化的趋势等等。知已者,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企业可取的资源,企业目前的起点等等。内外结合,即是企业在制订发展战略中,既要动员企业内部各方面的能力资源,又要充分利用社会上资源管理机构的智力帮助。一些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之所以知名,就在于这些公司曾经为某些企业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出谋划策,从而使这些企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是战略目标,诸如盈利能力、市场、生产效率、研究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竞争能力、社会责任等,这些在发展战略中都应作出安排。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要有一个工作体系。不少企业设有推动战略的职能组织,如战略规划部、战略参谋部、规划发展部等,还有一些优秀企业,为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董事会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还应建立起战略管理的评价与控制机制,按照战略实施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活动。如同对一个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一样,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也进行实时评价与控制,从而保证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必然要不断地进行机制与体制的创新,要不断地技术创新,要建设独特的,富有感召力、生命力、凝聚力、实效力的企业文化。

  有人统计,中国企业的失败者,多数为决策失误。这一点不无道理。为了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了使企业不因领导人的更迭而朝令夕改,也不因某些企业主要领导的心血来潮而陷入困境,企业要重视战略管理,很好地开展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企业进入战略管理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迈入优秀企业行列的金钥匙。

  朱森第,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