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工作总结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在2000年努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编辑出版等活动,不断健全学会组织建设,努力为会员服务,全年开展各类学术活动31项,其中国际学术活动1项;参加人数1861人次,交流论文976篇,接待培训人员354人次;完成科技咨询和厂会协作项目18项;协助省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完成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和湖北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申报评审工作。 1.学术交流活动 举办21世纪机械科学专家报告会。省学会组织的 “21世纪机械科学专家报告会”于5月8日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158人。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王东风副主任参加报告会并讲话。我会的四位院士周济、杨叔子、熊友伦、崔?教授及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孙国正教授作了专题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网络化制造与集成”、“新一代制造系统理论及建模”、“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与应用”、“面向21世纪的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中国机械工程》杂志2000年第11卷增刊为这次报告会正式出版了论文专辑。参加2000年六省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于8月18日~22日在山西榆次召开,由山西学会主办,主题是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技术。参加会议代表121人,交流论文317篇,并收入各省区学会论文集,其中大会宣读21篇。我会由陈万诚秘书长带队,有21位同志参加了会议。 召开了中芬奥贝球铁国际学术报告会。我会与湖北省机电研究院邀请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铸造实验室奥克斯经理、陈成嘉博士,坎帕耐特公司马丁经理及夫人4人代表团于10月17日~24日来湖北进行学术交流及技术考察活动。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奥贝球铁(ADI)国际学术报告会,全国12个省市区的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王东风副主任参加报告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ADI专委会曹光成教授,我会秘书长陈万诚及省机电院常恒毅院长参加大会。报告会上,中芬专家马丁·奥克斯、陈成嘉、向纲玉分别作了题为: “ADI材料在重载条件下的应用芬兰的铸造业ADI材料的疲劳性能ADI的研究与应用4个专题学术报告。陈万诚秘书长与机电院朱松林副院长,陪同芬兰专家考察了东风汽车公司第三铸造厂、柴油发动机厂、湖北汽车齿轮厂、安陆粮食机械厂和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在汽车车齿轮厂召开了座谈会,在机电院签订了“中芬科技合作备忘录”。设计传动专业委员会于11月11日在武汉科技大学召开第九届学术年会。参加会议代表81人,交流论文47篇。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黄培、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陈定方、湖北工学院教授周世棠、清华大学教师崔崇明分别作了题为: “中国制造业和集成软件”,“虚拟制造”、“全国机构学学术会议论文综述”、“齿轮设计专家系统”学术报告。5月8日设计传动专委会请华中科技大学廖道训教授作访美报告,题为“从美国学术会议分析国际工程设计技术的新发展”,参加会议代表100多人。5月17日召开了抗燃压油新技术报告会,参加会议代表50多人。焊接专业委员会于12月30日在汉阳召开了成立20周年庆典及2000年焊接学术会议,参加会议代表145人,交流论文69篇。大会邀请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院士作 “21世纪的焊接技术”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作“知识经济、高新科技、历史责任”报告,王元谋研究员作“湖北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报告,李建国副理事长作“电焊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铸造专业委员主办或组织参加了4次学术活动:5月16日~1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助中国实型铸造专委会主办 “第四届全国实型铸造学术年会”,参加会议代表共67人,华中科技大学黄乃瑜教授作了有关实型铸造发展趋势的专题学术报告;10月24日~28日组织我省17位代表赴上海参加15省3市联合召开的铸造学术会议。华中科技大学王文清、李远才两位教授分别作了“树脂砂铸造技术及其发展动力”、“铸造涂料与铸件表面质量”专题报告;11月23日~24日召开了提高铸钢件质量专题研讨会,到会代表53人;12月26日~2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专题报告会,邀请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级研究员董静宇博士作“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专题报告,60多人参加了这次报告会。工业设计委员会举办了两场报告会。一是邀请法国专家宋叶琼教授作 “关于计算机在工业设计教学与科研上的应用”专题报告,参加人员达120人;二是邀请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作“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学术报告,参加人数近300人。物流技术专委会11月邀请回国访问的危晓博士作 “国外物流技术最新发展”专题报告,参加人员80人。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由湖北工学院转到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以后,也举办了一场专题报告会,请国家机械工业局技术委员会专家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院务办主任李先正分别作了 “工业工程新发展”、“关于工业工程师认证”专题报告,参加人数30人。进行并完成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工作。受理申报论文300多篇,共评出我会优秀学术论文152篇,从中选拔符合条件的19篇优秀论文上报省科协,其中有17篇被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评为第八届全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其中一等1篇、二等6篇、三等10篇。 |
2.科技咨询服务 (1)受省机械厅和省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委托,承担并完成两种科技进步奖励申报评审工作:一是湖北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受理申报项目80项,评出获奖项目68项;二是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励申报,受理申报项目4项,评出获奖项目3项。 (2)应十堰市机械电子工业局及十堰市机械工程学会要求,组织神鹰汽车公司、十堰市车架厂、东风车桥轮毂厂、十堰无线电厂等企业的技术负责人走访了华中理工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湖北工学院。十堰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谈云义总工、秘书长贺文国科长、省学会陈万诚秘书长参加了这次活动,为厂校合作奠定了基础。 (3)船舶机械专委会多次组织会员为挂靠单位进行技术攻关。对武船南船台活动厂房设计方案和新建90米趸船进行可行性论证,对潜艇下水设施运行不畅和40吨高架吊车电缆沟事故频繁提出了解决方案。 (4)理化专业委员会针对武汉中生电器厂生产的电器产品用材在生产过程中的起泡问题进行攻关,解决了问题。 (5)情报专委会完成科技立项、鉴定报奖等查新检索项目45项,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委托单位的好评。 (6)主办或参与主办了三个展览: “武汉国际机械工业博览会”、“工业装备展览会”和“国际交通展览会”。通过上述展览,宣传了机械产品,促进了产品销售,也使学会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3.技术培训 (1)情报专业委员会举办了4期技术培训班:2期新会计法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75人;1期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宣贯培训班,参加学习人员41人;1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培训班,听课人员16人。 (2)热处理专委会举办现代金相技术培训班,参加人员80多人。 (3)船舶机械专委会组织了一次青少年计算机培训班,培训武昌造船厂职工子弟31人。 4.组织建设 (1)为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作准备,5月31日召开在汉理事长办公会议,并邀请部分专委会理事长、秘书长参加,出席会议人员共17人。原省机械厅厅长、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曹启佑主任、王东风副主任参加会议。曹主任对学会理事会的换届工作提出了意见,陈万诚秘书长汇报了理事会换届和大会筹备方案。 召开了三次专委会秘书长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六届代表大会及理事会换届工作,包括换届方案、表彰奖励、理事候选人推荐等。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1年1月8日~9日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5.为会员及团体会员单位服务 一是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使参加会议的会员能获得大量的科技信息。 三是帮助企业及其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评奖,组织申报,完善申报材料等。 二、2001年工作意见 1.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完成理事会换届。这项工作已于2001年1月8日~9日完成。会后还有大量的资料整理,财务审计,办理变更登记等工作。 2.按省科协和省民政厅要求,完成学会年检任务。 3.积极筹备2001年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这项跨省市的学术活动今年将有上海市、四川、云南、贵州省机械工程学会加入,由六省区扩大为十省区市。开会时间为9月,地点是四川成都。 4.四季度将与湖北省制冷学会、湖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联合召开企业技术创新研讨会。 5.协助专业委员会开好学术年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重点扶持工业工程第三届学术年会和表面工程首届学术年会。 6.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活动,学会秘书处力争年内完成1~2项有影响的 “厂会协作”或“金桥工程”项目,要真正见到实效。7.加强学会同会员、会员单位、理事的联系。2001年学会秘书处拟创办《学会信息》,刊登上级有关文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信息,本会及其专业委员会活动信息,打算每2个月出一期,寄发给全体理事、专委会理事长、秘书长、以及会员单位。 8.积极筹备成立表面处理与涂装专业委员会,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已做了大量筹备工作,争取年内召开首届学术年会及成立大会;帮助工业工程专业委员完成换届工作。工业工程专委会办事机构挂靠单位已由湖北工学院管理系转到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9.切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 (湖北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