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5日下午1时30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计算机应用技术(CAW)专业委员会在天津大学组织了专题学术会议“焊接与IT”,以适应IT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其在焊接领域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焊接分会主任委员陈剑虹教授、副主任委员史耀武教授、常务委员陈强教授及有关单位专家学者代表约100人。会议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陈丙森教授主持。 陈丙森教授在介绍举行“焊接与IT”专题学术会议的目的和意义时指出:IT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焊接领域也不例外,IT对焊接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希望本次交流会能进一步促进IT技术在焊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中,清华大学的陈强教授首先作了“焊接信息视觉传感”的报告。陈强教授指出:焊接过程是一个光、电、热、力等综合作用下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为提高焊接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国内外焊接工作者长期致力于工艺、过程、质量等焊接信息的传感技术及应用的研究。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传感以其信息量大、精度高、通用性好、检测范围大等特点,在焊接信息传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以电弧焊为例,着重介绍了焊接信息视觉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他近年来的研究工作简介。北京工业大学的殷树言教授作了“电焊机的数字化”的报告。他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特点,综合分析了数字化焊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针对电焊机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介绍了数字化的发展概况和实现手段。最后,还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在数字化焊机方面的部分研究工作。山东大学的武传松教授作了“焊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的报告。武传松教授对焊接过程计算机模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GMAW焊接熔池流场与热场的数值模拟、双面双弧焊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TIG焊接电弧的数值分析、电弧阳极边界层传输机理的数值分析、以及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硬度的预测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阐述。上海交通大学的陆皓教授作了“虚拟工程和焊接力学数值模拟”的报告。陆皓教授介绍了国内外虚拟工程与焊接力学数值模拟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秘书处李爱民作了“中国焊接信息网的发展方向”的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焊接信息网的简单情况和国外焊接网站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Internet在焊接行业的发展、应用与不足及其相应对策。 此外,专题会议还邀请了奥地利Fronius公司的工程师对数字化焊机及其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 与会代表对专题学术会议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议比预期时间延长了30分钟。与会代表普遍感到举行这样的专题讨论会对我国IT与焊接是非常必要的并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次会议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IT技术在焊接领域更广泛的应用,使我国焊接行业能够跟上世界IT与焊接的发展步伐。 (焊接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