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石油钻采机械技术发展的若干对策*

张嗣伟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这种形势,分析了我国石油钻采机械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和技术发展路线以及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1 挑战与机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大发展,我国石油钻采机械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某些主要技术基本跟上了国外技术发展的步伐,但就整体上看,与国外9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十分紧迫,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我国石油能源供需的矛盾日渐突出,加入WTO也已成为现实,这一切使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石油钻采机械面临着两方面挑战:①跨国石油公司(包括国外的钻井承包商以及各种技术服务公司)将抢占我国市场,以加强他们在技术供应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外各种钻采机械产品将会涌入国内;② 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我国的石油钻采机械本来就是一个竞争力不强的领域,要想增强竞争力,必须努力发展新技术,以加速新产品的开发,这就使我国的石油机械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承受着更大的压力,稍有松懈,就可能变成发达国家高新 技术产品的“组装基地”或“配套车间”。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开发出所有的技术,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改善我国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的出口环境,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②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加速我国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的升级换代。

  显然,这种形势必将对我国石油钻采机械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早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2 若干对策

2.1 树立战略目标——占领两个市场,实施“蛙式战略”

  面对上述挑战和机遇,对于我国石油钻采机械技术的发展,应当根据国家关于石油资源开发所提出的利用两种资源(国内和国外资源)和开发两个市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树立占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目标。为了既能保住国内市场,又能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技术发展中的“后发效应”,这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优势。因此,我们不仅不能盲目跟踪发展,也不能满足于迎头赶上,而要在某些方面超越发展,即要通过技术上的超常规发展,跨越某些技术发展阶段,实现跳跃式发展的“蛙式战略”。为此,一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和预测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包括潜在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和把握石油钻采机械科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以做出正确决策。

  加入WTO以后,跟踪技术和仿制产品都将失去生命力。为此,还要逐步提高技术创新的层次,以技术移植,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发展到源头创新。只有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确保技术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才能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2.2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的开发要在质量稳定、安全可靠、配套完善的前提下,不断更新和扩大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广泛引入各种高新技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各种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并实现与多种最新技术,尤其是与前沿技术的综合与集成化,以加速产品创新,发挥名牌效应。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与设计方法及再制造工程,以实现产品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的综合效益最佳,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

2.3 转变观念,重视并大力发展井下钻采作业系统,坚持“以井下钻采作业系统的创新推动钻采工艺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

  转变观念包含两层意思,即:第一,要转变重地面钻采设备,轻井下钻采工具的传统观念。钻采工艺技术的发展史已多次证明,一项重大创新的井下钻采工具的出现,往往会极大地推动钻采工艺技术的发展,甚至产生重大突破(如40年代井下动力钻具和80年代井下动力钻具导向钻井系统的出现,先后引起了钻井方式和钻井工艺的重大变革;30年代的井下无杆泵和60年代的连续油管的出现,先后导致机械采油和油井作业方式的技术革命),随着技术变革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加快,井下钻采工具以其与工艺联系密切和应变能力强的优势显得更加重要。第二,要将“井下钻采工具”的传统概念扩展为“井下钻采作业系统”的新概念,即现代化的井下钻采作业系统 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和单一的机械工具或器具,而主要是集机、电、液、声、光系统为一体的小型机械或小型机电系统。因此,要十分重视开发多种井下钻采作业系统,以推动我国钻采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4 加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逐步组成大装备工业体系,即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共担,既有分工又有联合,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分层次的各类技术攻关与产品开发的联合体,以增强我国石油钻采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5 加大投入是我国石油钻采机械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按照国际标准,研究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额5%的企业才有一定的竞争力,占2%的企业只能维持生存。美国的许多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研究开发的投入已超过销售额的8%甚至10%,而我国石油企业的科技投入一般仅占销售额的2%~3%。因此,加大投入已成为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3 结束语


  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的石油钻采机械怎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确的回答是:发挥优势,选准突破领域;不断创新,拥有核心技术;保持特色,开发“名牌”产品;主动出击,占领国际市场。

  *本文是作者在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召开的“石油钻采机械装备技术发展研讨会”上所做的特邀报告“关于我国石油钻采机械技术发展的几点看法”中的最后一部分。


  张嗣伟: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市100083)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 机械、摩擦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