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机械行业及相关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海内外青年工作委员会决定于2002年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有关事宜如下:

  一、会议主题

  青年--面向信息时代的制造技术与装备--WTO

  二、同期重要活动

  1.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国际展览等同期举行。

  2.邀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政府要员围绕会议主题做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学术交流、青年学术论坛等。

  三、会议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 路甬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学术委员会主席 钟群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组织委员会主席 林抚生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海内外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组织委员会副主席 李新亚 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

           雷源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学科主任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张 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组织委员会秘书长 张立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海内外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 陈晓钢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海内外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

  委员:马天颖  毛 明  王国华  王德成  任志武  刘伟军  朱华荣  朱宝贵  吴锡兴
     李仁涵  李兆前  杨华勇  陈 志  陈文哲  林忠钦  陆 辛  郑 力  姜 华
     胡建华  赵玉海  倪 军  郭东明  梅雪松  阎 金  程 凯  缪 驰  檀润华

  四、征文对象

  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青年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青年学者(第一作者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五、征文范围

  现代设计技术、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微纳米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CAD/CAM/CAE/CAPP,CIMS,基于网络的制造技术,铸造工艺及设备,塑性加工工艺及设备,精密成型技术,超塑性及超塑成型,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热处理工艺及设备,传动技术,流体工程,表面工程,无损检测,新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亚微米与纳米材料及其制造技术,切削加工、高速和超高速切削,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加工和其他特种加工技术,制造过程模拟技术,虚拟制造,快速成型,先进生产、组织及管理技术,制造业环境保护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等。

  六、对应征论文的要求

  1.应征论文内容要围绕征文主题,提倡实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2.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和顺序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时间和学校、最高学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研究领域、地址和邮编、电话、传真、E-mail地址(不超过A4纸1页)。

  3.稿件(论文全文、摘要和第一作者简介)、软盘或E-mail请于2002年6月30日前寄出。

  七、其他事项

  1.请自留底稿,恕不退还。

  2.论文经评审后,于2002年8月30日前发论文录用通知并告之具体会议内容及事宜。

  3.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青年学术会议"字样。

  4.全国塑性加工(锻压)分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与此会同时举行,并同时征文。

  5.将在本届年会征文范围内评选出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并举行隆重颁奖仪式。获奖论文推荐到学会主办的相关刊物上刊登。

  八、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46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100823

  电话:010-68595320,68931813 传真:010-68533613

  联系人:陈晓钢,张立斌 E-mail:chenxg@cmes.org

  九、论文作者须知

  会前将出版论文集,因论文集用论文原稿直接制版印刷,为了保证质量,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用word软件排版,A4纸(尺寸21cm×29.7cm)单面激光打印,文稿勿折。

  2.版芯尺寸(打印范围)15cm×21cm,不打印页码,页码用软铅笔轻写在文稿背面。

  3.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审定的名词术语;明确表示数量时用阿拉伯数字;数学符号、物理量、化学元素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

  4.插图大小要适当,用黑色墨水笔描在透明绘图纸(即晒图用硫酸纸)或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在复印纸上。图上的文字用激光打印。照片应为黑白照片,图像清晰,反差良好,并用透明胶带粘贴。

  5.论文题目要简单明确,摘要不超过150字,关键词不超过5个。文责自负。

  6.全文字数不超过A4纸4页,详细摘要不超过A4纸1页。

(工作总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