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系列讲座'2002

关于举办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讲座的通知

  "九五"期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则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之一。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简称RPM技术,是一项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工业发达国家率先开发的新技术。我国在"八五"期间开始起步,"九五"期间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计在"十五"期间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RPM的主要技术特征是成型的快捷性,能自动、快捷、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成一定功能的产品原型或直接制造零部件。不仅能缩短产品研制开发周期,减少产品研制开发费用,而且对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为推进RP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高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决定在以往成功举办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讲座的基础上,在今明两年继续举办讲座(暂定4期)。讲座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特种加工分会承办,并分别由该领域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等协办。每期讲授的内容各有侧重,自成单元,相互之间亦有联系。每期举办的时间、地点、参观内容各有不同,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在此,我们诚挚地向您及您的同行发出邀请。欢迎产品研发、模具设计、材料研究、造型设计等科技、教学人员到会聆听、交流。

  一、讲座计划

  第一期 时间:2002年8月16~18日 地点:北京

  领衔主讲人:清华大学 颜永年、张人佶教授等

  主要内容: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望:①快速成形技术的定义、内涵、特征;②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历史;③快速成形技术在我国的最新进展;④面对WTO,我们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发挥RP的作用;⑤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望。微滴喷射技术原理及应用:①微滴喷射技术原理、工艺过程及主要特点;②基于微滴喷射的RP软件系统;③国内外主要基于微滴喷射的RP技术与设备;④微滴喷射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⑤微滴喷射技术在生物医学及组织工程中的应用;⑥RP技术向工业界、科技界、教育界的推广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

  第二期 时间:2002年10月16~18日 地点:西安

  领衔主讲人:西安交通大学 卢秉恒、李涤尘教授等

  主要内容:①CAD快速成形技术;②SL快速成形技术;③快速模具制造技术;④RP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⑤RP/RT技术的工程应用;⑥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协同设计。

  第三期 时间:2003年4月11~13日 地点:武汉

  领衔主讲人:华中科技大学 黄树槐、莫健华教授等

  主要内容:①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概论;②薄材叠层成型(LOM)技术;③激光选择性烧结成型(SLS)技术;④板材数字化成型技术;⑤快速制模技术。

  第四期 时间:2003年7月10~12日 地点:北京

  领衔主讲人: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 冯涛总经理等

  主要内容:①快速成形技术--产品开发的战略工具;②SLS快速成形技术及应用;③快速成形与CA精密铸造;④基于粉末的金属零件直接制造技术;⑤国际RP技术的发展及RP服务中心的发展策略;⑥面向创新的产品设计技术;⑦面向小批量产品的快速模具技术;⑧3DP技术及其发展;⑨逆向工程技术。

  二、报名方式与收费

  四期同时开始报名。填好报名表后,寄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RPM专题项目组。参加第一期的学员,请同时将听课费汇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期报名截止日期:7月12日。

  听课费:700元/人。高级会员及听课两期以上的学员,可享受优惠价,650元/人。在7月20日前预交第二、

  三、四期听课费的学员也可享受优惠价。住宿统一安排,住宿费自理。

  ①通过银行汇款 ②通过邮局汇款

  开户行:工商行北京南礼士路分理处 地址:北京复外三里河路46号
  账 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邮编:100823
  账 号:020000360901447607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RPM专题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RPM专题收到汇款后,将正式收据及报到通知书一起挂号寄回。
  汇款方式:请务必注明:________人RPM听课费。

  三、联系方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李月华,程维勤 特种加工分会:徐均良

  电话:010-68595316,68931662 电话:0512-67274541
  传真:010-68533613,68931662 传真:0512-67778215
  E-mail:liyh@cmes.org
  E-mail:cmesdjg@pub.sz.jsinfo.net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讲座报名表
  联系方式:北京复外三里河路46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RPM专题,100823 (此表可以复印)

(工作总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