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的中国制造业 中国工程院《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课题组 现状·地位·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概况 图1 2000年全国工业构成(按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分析)
第二产业50.90% 图2 2000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分布
①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表1 2000年全国制造业在全国主要经济指标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01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表2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与主要国家的对比
|
(2)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图3 我国主要工业行业生产能力 图4 机械电子制造业工业增加值 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重
④结构不尽合理。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和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0.52%、34.29%和33.63%,其中机械电子制造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1997年美国为44.1%、日本为46.6%、德国为46.6%、法国为39.8%、英国为38.8%,图4)。总的看,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偏轻,装备制造业薄弱。 图5 美、日、德、中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 在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999年为26.46%,但低于美国(1997年为35.24%)、日本(1997年为37.31%)和德国(1997年为37.28%)等10个百分点以上(图5);1999年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比重达1/5~1/4;上交税金806.19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4%;全部从业人员达2186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3.1%;销售额约为3463.1亿美元;一些产品产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现有3.6万家国有企业(由于装备制造业进入门槛高,一般都为国有企业)没有一家能跻身世界500强。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问题是: |
表3 2000年中国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及占全国工业总计的比重
|
说明:表3的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以上表明,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具有极高的带动效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是产业优化结构的推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