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在兰州召开

  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于2002年8月5~9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数十个单位的2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第五届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薛群基院士主持,副主任委员张嗣伟教授宣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发来的贺信,王慧总干事代表第五届委员会做了工作总结。大会特邀徐滨士院士、党鸿辛院士、张嗣伟教授、齐毓霖教授、赵源教授、雒建斌教授、李健教授、周仲荣教授、张治军教授、葛世荣教授、刘维民研究员及Dr.Norm Gitis等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自1997年5月的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以来,全国广大摩擦学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由我会主办的较大型学术活动55次,召开国际学术会议12次,推动了摩擦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也树立了中国在国际摩擦学领域的新形象。5年来,在纳米摩擦学及纳米润滑材料、表面工程及应用研究以及摩擦学测试技术、生物摩擦学研究与应用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成立了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生物摩擦学专业委员会。特别是青年摩擦学工作者人才辈出,反映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的突出贡献。《润滑与密封》扩大了版面,《摩擦学学报》 发展为月刊,申请了摩擦学分会的网站www.tribo.org.cn,进一步扩大了摩擦学工作者沟通与交流的渠道。

  大会共收到应征论文近300篇,经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审议,录用论文226篇,分别登录于《摩擦学学报》专辑及论文集,并于会前出版。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和解决当前摩擦学领域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内容涉及:纳米摩擦学及纳米润滑材料;摩擦学材料与润滑剂;摩擦学表面工程及涂层材料与技术;材料的摩擦、磨损与润滑;摩擦学基础理论与计算机模拟;特殊工程领域及苛刻条件下的摩擦学;工业摩擦学;摩擦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9个主题。论文作者来源广泛,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全面,充分表明中国摩擦学已获得较为广泛的参与并取得可喜的进展。会议代表按主题在各个分会场进行充分交流。

  大会期间,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薛群基院士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宣布了关于聘任摩擦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的批复(见第9期《会讯》)。8月8日晚,召开了第六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初步讨论了我国摩擦学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及当前的工作。许多委员提出应加强摩擦学分会与企业界的联系,在新一届委员会中应再增加企业代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筹备或组织参加国际摩擦学会议;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好学会网站,促进摩擦学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新任主任委员张嗣伟教授要求本届委员会应当务实、实干,每位委员必须切实"理事",团结全国摩擦学工作者同心协力促进摩擦学学科的发展,密切联系企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协办,会议得到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工学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试验机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摩擦学分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