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逢盛世

盛举兴盛业

棗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在京隆重举行

  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开幕式暨主旨报告大会126日上午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隆重举行,近6000名来自祖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的盛会。

  人民大会堂布置得庄严热烈,主席台正中悬挂着由已故机械工程学术界泰斗沈鸿院士亲自挂帅审定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徽,会场二楼和三楼围栏外侧横幅表达了广大机械科技工作者的美好心愿:“认真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而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胡启立、陈锦华和周铁农出席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向大会发来贺信,高度评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着眼于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以积极进取、创新务实的态度认真落实十六大提出的任务和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分别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还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何光远,全国政协常委席德华、史大桢、程连昌,中国科协副主席、第一书记张玉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北京市副市长张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道本,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原机械工业部领导赵明生、唐仲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朱森第、陈蕴博、林抚生、练元坚、钟群鹏、宋天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田小平、副主席贺慧玲和北京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冒泽泉、副理事长张武城等。

  开幕式暨主旨报告大会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陆燕荪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致开幕词。

  路甬祥理事长指出:不久前,就在这个庄严的场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全体中国人民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蓝图。这一蓝图的宏伟目标之一就是未来工业化中国的火红前景。今天,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此隆重举行2002年度年会,并将其主题确定为“制造业与未来中国”,充分体现了本会全面响应中央号召,全力呼应中央战略部署的坚定决心。

  路甬祥理事长强调,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界、工业界和教育界的纽带和助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责无旁贷,应将学会各项工作与实现工业化的伟大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发挥学会专业优势,正确引导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要弘扬学会社会号召力,提倡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凭借学会在学科发展方面的前瞻能力,引导、鼓励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动员一切积极因素,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实现中国制造业肩负的历史重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曾培炎同志委托,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向大会致辞。他指出:年会的主题为“制造业与未来中国”,这无疑是关系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大家济济一堂,共同研讨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大计,对提高社会各界对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振兴中国制造业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主旨报告大会在数千名会议代表的热烈掌声中开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此次特意邀请中国工程院前任院长和中国科学院现任院长联袂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做振聋发聩之举,旨在希望通过两位科学技术界权威人士的报告为中国制造业摇旗呐喊,为未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出谋划策,为中国早日成为制造强国指明方向。

  首先登台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院士,演讲的题目是“制造业与现代化”。他生动地描绘了制造业在人类进化、文艺复兴、产业革命、高新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应该清醒地看到,为了实现可靠和安全的现代化,必须“少一些浪漫,多一些实际”,坚持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紧接着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做题为“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旨报告。他在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作用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狠抓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管理创新,制定、创建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战略、体制和文化氛围,力争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将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

  两位院士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不凡的前瞻判断力,从历史、人文、哲学、理学和工程技术学相结合的视角,由宏观及微观、进而由微观达宏观,全方位阐述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地位、前景和振兴中国制造业的方略。相信本次会议将有助于装备制造业广大从业人员振奋精神,齐心合力,在制造业营造一种声势,形成一种良好氛围,为重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雄风再创辉煌。

  126日下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特邀报告大会,分别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钟群鹏、北京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冒泽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练元坚和北京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武城主持。

  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北京市政府刘海燕副市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李健司长、中国工程院李京文院士做特邀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报告的题目是:“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朱高峰院士的报告从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世纪如何发展我国制造业等八个方面精辟地分析了发展我国制造业的重大问题,报告给全体代表以深刻启示。

  北京市政府刘海燕副市长临时有事未能到会,北京市经委常务副主任冯海代表刘海燕副市长做了题为“振兴现代制造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现代制造业的国际发展趋势,介绍了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基本思路及重点,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主要目标,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十大政策措施,指出振兴现代制造业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李健司长报告的题目是“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李健司长的报告介绍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的主要任务、企业的主体地位、体制的保证作用、与前期工作的连接、领导要高度重视以及大力培养人才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中国工程院李京文院士报告的题目是“发展中国制造业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李京文院士精辟地分析了发展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关系,要处理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展装备制造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报告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观点。特邀报告受到全体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活动十分丰富,除主旨报告大会和特邀报告大会外,还包括青年学术会议、企业家论坛、工业工程师论坛、制造业信息资源研讨会和专题学术交流。期间还举行了机械工业科学技术重大进展发布会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的颁奖大会。

(工作总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