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开幕词
(
2002年12月6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尊敬的周光召副委员长: 尊敬的宋健副主席、胡启立副主席、陈锦华副主席、周铁农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 贵宾们、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不久前,就在这个庄严的场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全体中国人民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蓝图。这一蓝图的宏伟目标之一就是未来工业化中国的火红前景。今天,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此隆重举行 2002年度年会,并将其主题确定为“制造业与未来中国”,充分体现了本会全面响应中央号召,全力呼应中央战略部署的坚定决心。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工作报告中强调,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同时要求我们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方向已经明确,任务已经落实,成千上万从事、关心并受益于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同志们应由此增强信心和责任心,勤奋工作,扎实进取,不负历史的重托、民众的期望,为提高社会各界对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制造业的社会地位、全面振兴中国制造业、进而全面实现工业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这一新的历史性长征中,每个行业、每个集体、每个人均承受着新世纪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变革产生的压力和动力。作为拥有六十六年光荣历史的传统工科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迎接凤凰涅槃的考验,从而确保学会得以崭新的面貌、强劲的实力投身于国家工业化建设中。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界、工业界和教育界的纽带和助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责无旁贷,应将学会各项工作与实现工业化的伟大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发挥学会专业优势,正确引导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要弘扬学会社会号召力,提倡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凭借学会在学科发展方面的前瞻能力,引导、鼓励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动员一切积极因素,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实现中国制造业肩负的历史重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今年的年会活动包括围绕主题的大会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科技进展发布会、论坛、讲座、培训班、出版物的发布会,充分体现了本会多学科、跨部门集成的特色。特别高兴的是每年一度的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本会联合评审的 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将在本次年会上举行颁奖仪式,这为年会增添了色彩。在此,我代表本次年会的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北京机械工程学会,对长期以来领导和支持学会工作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民政部、科技部、北京市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积极参加年会筹备和召开的与会代表、报告人、论文作者表示感谢。相信这次年会将为我国机械学科的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21世纪是一个创造辉煌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实现梦想的世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如既往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