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关于全国性学会改革的

主要内容摘要

三个主要方面:

()改革组织体制和管理模式。

()改革运行机制。

()改革活动方式方法。

14项任务:

1.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

2.探索建立多元结构的会员制度。

3.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作用,实行民主办会,真正让科技工作者“当家作主”。

4.实行学会办事机构改革,建立学会工作志愿者队伍。

5.理顺学会内外部关系。

6.优化学会结构,推动全国性学会调整和重组。

7.建立学会活动评价指标系统,完善学会宏观管理制度。

8.开辟多元化学会经费来源渠道,提高学会经费自筹比例。

9.强化资产管理,建立社团资产管理制度。

10.改革中国科协对全国性学会的经费资助制度,建立项目择优支持机制。

11.推动学会活动社会化。

12.推动学会活动国际化。

13.推动学会活动“精品”化。

14.推动学会工作信息化。

32个目标:

(1) 全国性学会应将会员作为主要依靠力量,将为会员服务作为基本职责,在组织设置、工作部署、资源配置、开展活动方面给予充分体现。

(2) 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向会员征询意见和建议,接受会员的监督和约束。

(3) 扩大会员覆盖面,努力吸收不同科技机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加入学会。

(4) 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科技工作者入会。

(5) 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按期开会,杜绝通讯开会问题。

(6) 规范学会办事机构用人程序和方法。

(7) 学会办事机构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要由国家人事调配方式逐步向选聘制和招聘制方向   过渡。

(8) 建立精干、高效、高素质的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

(9) 逐步形成吸引人才参与学会工作的机制。

(10) 建立学会工作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扩大学会工作者队伍。

(11) 努力加强全国性学会与大型企业在组织体制方面的联系。

(12) 建立健全会员定期缴纳会费制度。

(13) 广泛争取承接政府和企业的委托任务。

(14) 面向社会多方募集资金,吸收捐赠。

(15) 利用学会优势,大力开发服务资源,通过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获得收入。

(16) 设立学会资本运营部门,加强资产合理安全运作。

(17) 必须明晰学会资产产权关系,划分财产性质,建立责、权、利明确的社团资产管理       制度。

(18) 要将改革与开放并进,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学会活动。

(19) 探讨和丰富联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共同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20) 要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在制定发展规划、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技术标准制定、成果鉴定等方面,主动争取政府的授权和委托,拓展学会活动空间。

(21) 推动学会活动国际化。

(22) 集中力量于优势领域,创造和推出“精品”项目。

(23)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学会的学术属性,将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活动两大支柱,努力提高质量和水平。

(24) 全国性学会要定期组织完成本学科的学科发展报告,评价学科进展最新成果,研究学科发展趋势,找出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5) 扩大学术交流覆盖面,不断增加会员论文在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比例。

(26) 缩短学术期刊出版周期,扩大期刊发行,严格论文评审的公正性,提高编辑素质,逐步提高期刊影响因子。

(27) 积极探索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现途径,推动编委和审稿国际化进程。

(28) 全国性学会在科普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作用。

(29) 建立学会活动信息网络。

(30) 加强学会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服务,建立会员库、专家库、志愿者库、科技成果库、活动项目库、供求信息库和咨询资讯库等基本数据库。

(31) 设立独立域名网站。

(32) 加快学术期刊电子化的进程。


(工作总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