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挤压压铸模锻工艺与装置及模具技术

  真空挤压压铸模锻工艺与装置及其模具技术,2001年获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97123265.2)。它是一套涉及压铸工艺,特别是传统或真空压铸工艺的改进与相应装置及其模具的技术。

  本专利首次提出了“挤压压铸”和“挤压压铸工艺”的技术概念,从工艺、装备与模具三方面,全方位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技术实施方案,提出了可进一步改进的各项内容。

该技术体现和贯彻“普通压铸充型,挤压压铸补缩”的工艺特性,通过增加自锁装置,使传统压铸机的锁模力大大提高(如10倍),可腾出压铸机的主缸动力。运用压铸机的主缸动力,提高压射缸的压射力和压射比压及可增加的辅助缸加压装置,提供多方向强大的充型压强和补缩压力,取得明显的补缩效果,实现挤压压铸和模锻工艺,使传统压铸机的压铸能力和压铸工艺的覆盖适应能力大大提高。

该技术特别适应压铸所有不同流动性的有色金属合金,尤其是以往不能用传统压铸工艺压铸,属于低流动性慢速充型,但却需要高比压补缩的铝铜、铝镁合金等。由于基本清除铸件内部的气体和缩孔缩松现象,压铸件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压铸件可进行固溶强化处理,显著提高压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说,这套技术基本解决了该行业渴望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挤压压铸模锻工艺的提出,主要综合了现时“精、速、密压铸”和“挤压铸造(液态模锻)”两大技术的原理优势,克服了原来的缺点,特别是可以简单地通过对传统压铸装置(立式和卧式压铸机)的改进而实现,可以集普通压铸、真空压铸、挤压压铸、真空吸铸、低压铸造、挤压铸造(液态模锻)等多项特种铸造成形工艺于一体。

  由于实现本工艺的装备具有原来成熟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基础,因而提高了该工艺在全国进行工业性行业推广实施的可靠性和可能性。运用这套技术,也可对现有传统的压铸机进行技术改造,将普通压铸机改造成挤压压铸机。这种挤压压铸机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这套技术拥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压铸行业的一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达到申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的水平。运用和推广这套技术,可显著提高我国压铸装备的工艺技术水平,进一步开发大型挤压压铸机,推动我国压铸装备的升级换代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套技术,既可作为一项应用性技术,也可作为推动我国压铸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的技术。通过申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还可以获得政府的大额资金支持。

通过对广泛应用的传统压铸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转让,在全国进行行业推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套技术是原理性发明,是压铸行业实现产业提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可以重新形成产业链,进行全国性的推广应用。对于国防、重大装备、航空、航天等重大领域及某些特殊厂家,可无偿技术转让。欢迎各单位、各部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建立更广泛的互利合作关系。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经济贸易局,526040

电话:0758-2231840(办),2273705(宅)

013005568892

E-mail21cncncom@21cn.com

联系人:欧阳明

(欧阳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