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在株洲召开
2002年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于12月17~18日在株洲市召开。理事长罗志平,副理事长罗建雄、黄红武、彭先洪、辜志钦、陈新明、谢兴云、肖其林、刘成林、朱小东、苏旭平、廖洪元以及常务理事、理事、论文作者和应邀到会的专家学者、企业领导等共计78人参加了会议。荣誉理事长钟掘、夏德济应邀到会并做报告。株洲市委常委、株洲市副市长廖铁生,株洲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张晓琪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罗建雄、副理事长谢兴云和理事长罗志平先后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钟掘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机械的时代使命:微电、光电产品制造”的学术报告。钟院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微电、光电产品及其制造的原理、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等,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和振兴湖南制造业的思路和方向。钟院士渊博的学识和精辟的见解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红武教授传达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八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的精神,重点传达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天虎的工作报告。结合我会的具体情况,黄副理事长对加强和改进学会的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我会的正副理事长、理事要加强责任感,要有所为;要加强行业内各单位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各专业分会的活动要交叉互动;要加强学会的形象宣传,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等。 黄红武副理事长还介绍了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题是“制造业与现代化”,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亲临大会做报告,档次高、规模大、内容丰富,我会10多名代表参加盛会,其中3人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学会理事长罗志平随后做工作报告。他重点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今年我省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二是制约装备工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三是搞好学会工作的建议。罗理事长在报告中强调,学会工作要有创新思路,要创新,首先是观念更新。学会工作要与时俱进,利用自身优势,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选择好突破口,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82篇,经过学术工作委员会和有关专家初步评审,从中遴选出6篇宣读。 荣誉理事长夏德济在学术交流会上做了题为“机械工业在‘三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学术报告。夏德济荣誉理事长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三化”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强调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在“三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目前机械工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结合“十六大”报告中论述的振兴机械工业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会议期间,召开了七届二次理事扩大会,通过了中国南方航空动力公司为团体会员、副理事长单位,增补胡惠纯、帅新国、张凤华、李越来为常务理事,尹望吾、王春阳、雷克干为理事。 同期还召开了副理事长以上学会领导和副秘书长、专业分会理事长会议。大家对学会近期工作提出恳切的意见,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秘书处将综合意见,结合2003年工作予以贯彻落实。 会议向13个专业分会发放了《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 在闭幕式上,谢兴云副理事长结合自己参加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的感受就如何改进和加强学会的工作进行发言。他认为做好学会工作首先要热爱和热心学会工作,要为学会做贡献,要按学会章程和分工承担相应责任。会后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北京年会精神,把我会做大做强做精。随后,夏德济荣誉理事长、帅新国常务理事和尹望吾理事先后发言,对学会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 理事长罗志平对大会进行总结。他认为大会的主题是落实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的精神;学会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做大、做强、做活、做精。学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创新精神,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为振兴湖南的装备工业,为促进湖南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株洲工学院和株洲电力机车厂,得到两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