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设施规划与设计》试题题解与分析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搬运路线系统的代号K表示(
)路线系统。 A.直接型
B.间接型 C.渠道型
D.中心型 答:C。渠道型和中心型均属于间接型,但K是渠道型的唯一代号。见教材133页第六章第四节六、2。 2.从至表通常用来表示建筑物之间、部门之间、机械之间的(
)。 A.人员往来
B.物流强度 C.产品搬运路线
D.信息流 答:B。见教材64页第五章第四节四、3。 3.马格的衡量基础是(
)。 A.体积
B.重量 C.数量
D.可运性 答:D。见教材63页第五章第四节四、1。 4.一个建设项目资源利用是否合理,能否取得好的投资效果,能否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划设计起着(
)作用。 A.专业性
B.决定性 C.技术性
D.辅助性 答:B。见教材4页第一章第三节二、。 5.(
)的特点,是可以把提供比较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比较。 A.优缺点比较法
B.加权因素比较法 C.投资收益率法
D.静态评价法 答:B。静态评价法和投资效益率法均属于经济因素评价的方法,不是综合评价的方法。优缺点比较法是简单的评价方法。符合题意的只有B。见教材242页第十章第一节2。 6.炼铝、铁合金、电解厂的场址选择应接近于(
)。 A.车站
B.电源 C.码头
D.江河 答:B。炼铝、铁合金、电解厂需要大量用电,因此B是正确的。见教材39页第四章第三节一、2。 7.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适宜采用(
)。 A.产品原则布置
B.工艺原则布置 C.成组原则布置
D.固定工位式布置 答:B。见教材55页第五章第三节三、2。 8.厂区内的冲压车间与计量室之间(
)。 A.位置应相互靠近 B.位置应相互远离 C.位置可随意布置 D.应用绿化带分开 答:B。因冲压车间是产生振动的生产车间,而计量室是进行精密测量的作业单位。 9.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
)的合理化。 A.工艺流
B.信息流 C.电流
D.水流 答:B。见教材6页第一章第四节三、2。 10.流动货架可实现(
)的物品保管
原则。 A.先入先出
B.出、入库快 C.储存量多
D.储存安全 答:A。见教材153页第七章第四节三、。 11.选择流动模式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
)。 A.建筑面积
B.入口和出口位置 C.布置形式
D.物流量 答:B。见教材58页第五章第三节四、。 12.SHA适用于(
)物料搬运项目。 A.一些
B.一般 C.特定
D.一切 答:D。见教材122页第六章第四节。 13.因次分析法适用于两个方案的比较,如果多于两个方案,则应(
)。 A.先选出两个方案
B.作定性分析 C.作多次求解分析
D.采用其他方法 答:C。多次求解分析指的是多次两两比较。见教材46页第四章第五节三、。 14.场址选择包括地区选择和(
)两项内容。 A.时间选择
B.地点选择 C.环境选择
D.定量选择 答:B。见教材37页第四章第一节一、。 15.设施规划人员要扮演多种角色,其中之一是(
)。 A.参谋者
B.执行者 C.领导者
D.决策者 答:A。教材13页第一章第六节二、说明了设施规划人员不是决策者,他们的作业活动带有参谋性。从第二、三、四等章中又排除了领导者和执行者的角色,故唯一正确答案是A。 16.设施规划人员在场址选择工作中担当(
)的角色。 A.主持者
B.参与者 C.无关者
D.决策者 答:B。见教材37页第四章第一节一、。 17.库房容量、存放物品数量、物品的物理性质等称为(
)。 A.静态参数
B.动态参数 C.限制条件
D.混合参数 答:A。见教材147页第七章第三节三、。 18.用以表示评价尺度的字母依次是(
)。 A.A
B C
D E B.a
b c
d e C.T
I L
Z R D.A
E I
O U 答:D。见教材15页、66页、138页等处。 19.由坐标和费用函数进行仓库选址的方法是(
)。 A.数值分析法
B.重心实验法 C.逐次逼近法
D.数学规划法 答:A。见教材145页第七章第三节一、3。 20.AS/RS的具体含义是(
)。 A.高层货架 B.回转式货架 C.机械化货架仓库 D.机械化货架仓库与自动存取系统 答:D。见教材155页第七章第五节。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企业物流的
稳定
和
连续
是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说明:见教材98页第六章第一节四、1(1)。 22.企业物流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伴随物流过程,反映生产及物流状态的信息
;另一类是
反馈信息
。 说明:见教材97页第六章第一节三、5。 23.社会物流通常要进行
买卖
活动,发生物资
所有权
的转移。 说明:见教材93页第六章第一节一、3。 24.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是通过
管理
层、 控制
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 说明:见教材94页第六章第一节二、3。 25.合理配置生产设施,其目的是减少
物流迂回
、
交叉
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避免物料运送中的混乱、线路过长等。 说明:教材中多处有与此类同的阐述,此题最直接的出处见教材99页第六章第一节四、2(1)。 26.按物流作用范围分类可分为
社会物流
和
企业物流
。 说明:见教材93页第六章第一节一、3。 27.设施规划方案动态评价方法有: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年值法、年费用比较法、
年费用现值比较法
。 说明:见教材244页第十章第一节二、1(2)。 28.配送中心主要作业内容是
货物整备
和
组织对用户的送货
。 说明:见教材162页、163页第七章第六节二、1。 29.投资收益率是项目投产后每年
净收益
与
总投资额
之比。 说明:见教材1995年第一版240页第十一章第一节二、1(1)②。 30.研究定量的仓库布置模型,即要确定 说明:见教材190页第八章第五节一、。 31.物流强度也可称为
物流量
。 说明:见教材62页第五章第四节四、1。 32.设施规划的评价基本上有非经济因素评价,
经济因素评价
和
隐蔽因素评价
三种。 说明:见教材241页第十章第一节。 33.CRAFT程序输入数据有面积要求、
现有布置
和
物流从至表
三项。 说明:见教材219页第九章第二节三、2。 34.应用计算机“包装”设计方案是
销售
设计方案的主要手段之一。 说明:见教材236页第九章第五节五、。 35.盈亏平衡分析又称
保本分析
。在这一点上
销售收入
等于总成本费用。 说明:见教材1995年第1版241页第十一章第一节二、(3)①。 36.L形流动模式适用于现有设施或建筑物不充许
直线流动
的情况。 说明:见教材58页第五章第三节四、。 37.物料搬运中,装卸次数之和与移动次数之间是
2 :
1 的关系。 说明:见教材103页第六章第二节三、。 38.在一次物料搬运作业中,要完成
装货
、
移动
、卸货作业,这三种作业在多数情况下以一个整体出现。 说明:见教材103页第六章第二节三、。 39.用
立体模型
进行布置是最形象化的方法,有一目了然的效果。 说明:见教材82页第五章第五节三、。 40.工厂布置的
方法
和
技术
一直是工业工程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 说明:见教材60页第五章第四节。 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41.战略三角 答:企业经营战略由总战略和分战略组成。分战略中最基本的部分为市场战略、产品战略和投资战略三个方面,形成一个战略三角。 见教材17页第二章第二节一、。 42.项目建议书 答:是对建设项目提出一个轮廓设想,主要是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看其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同时初步分析建设的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值得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做初步的可行性研究。 见教材19页第二章第三节一、。 43.纲领设计 答:由可行性研究人员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战略规划提出产品方案、生产数量、建设规模,决策部门批准。 见教材23页第三章第一节。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44.按作业特征,物料搬运机械分为哪
几类? 答:起重机械、输送机械、工业车辆、专用机械。 见教材106页、107页第六章第三节。 45.简述SLP和SHA的相互关系。 答:①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其出发点都是力求物流合理化; ②SLP和SHA具有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 见教材139页、140页第六章第五节一、。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6.试论设施布置设计的基本要素。 答:①P:产品或材料(或服务); ②Q:数量(或产量); ③R:生产路线(或工艺过程); ④S:辅助服务部门; ⑤T:时间(或时间安排)。 见教材52页、53页第五章第二节。 47.试论仓库内部合理布局的具体要求。 答:①要根据仓库作业的程序,方便仓库作业,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②要尽可能减少储存物资及仓储人员的运动距离,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约仓储费用; ③要有利于仓库作业时间的有效利用,各个作业环节的有机衔接,尽量减少人员、设备窝工,防止物资堵塞; ④要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面积和建筑物空间,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仓库的经济效益; ⑤要有利于仓库各种设施、储运机具效用的充分发挥,提高设备效率,提高劳动效率; ⑥要有利于安全,要符合三防(防水、防火、防爆)要求。 见教材145页第七章第三节一、2。 六、计算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48.(8分)某车间生产物流过程片段如下: 原材料先在库房存储,用手推车运至车间,卸货,加工,检验,装上手推车,运输到半成品库存储。 请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物流流程简图。 答:见图48。
图48 49.(10分)试根据作业单位相关图49-1,绘制物流与作业单位相关图。
图49-1 答:见图49-2。点对间连线数目与密切度成正比,R-Q、R-T间不能用直线,可以用波浪线或者不画线(此种情况下,P-T间应用
连线)。
图49-2 表50
50.(12分)某产品由8个零件组成,其装配程序如图50-1所示,该产品工艺路线卡的内容摘列如表50所示。请根据图表绘制该产品的工艺过程图。
图50-1 答:见图50-2。①右上部从001开始;
②自制零件001、002、003、004、005、007用垂线画出作业顺序;③外购件006、008用水平线进入装配作业。
图50-2 (进修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