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会五届四次 委员会在长沙举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五届四次委员扩大会议于2003年4月16~20日在长沙湖南大学召开,到会代表36人。 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材料研究所杨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周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孙军教授、燕山大学姚枚教授、重庆汽车研究所马鸣图教授到会,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谢锡善教授虽因故未到会,但对会议的召开做了具体安排和指示,并致信与会代表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由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材料研究所杨武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副校长庾建设教授到会致以热情漾溢的欢迎词。 白佳声总干事传达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3年总干事、秘书长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分会组成人员的特点,代表们就如何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以致用、加强与企业的结合进行了讨论;并对总会下发的分会工作条例和分支机构组织条例(征求意见稿)等进行了讨论。为保证和增添活力,分会将积极推荐吸收热心学会活动、能承担学会工作的材料界专家学者参加分会活动,对不能参加学会活动和不能承担学会工作的,争取做到人员流动。 白佳声总干事进行工作总结:2002年学术交流活动成效显著,单独或与其他学会联合召开了“第二届表面工程技术产业化交流会”、“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学术年会”、“200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研讨会”、“海峡两岸第一届应用材料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等;表面工程技术专委会、工程陶瓷专委会、高温材料与强度专委会、高分子材料专委会、材料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专委会等均召开了工作会议。 会议介绍了六位待增补委员简历,会后将由秘书处按学会章程办理有关手续。 根据总会将开展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推荐工作的安排,分会郑重推荐哈尔滨工业大学周玉教授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候选人,并在会上布置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候选论文的推荐工作。 会上就会刊《机械工程材料》的一些办刊情况做了介绍,委员们对杂志主办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争取学术与经济双赢的办刊方针表示积极支持。 原定于2003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和2003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日双边热障涂层学术研讨会”,因受“SARS”影响,将延期举行。 “第六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将于2003年12月下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 会议就组织参加2004年10月在韩国召开的“亚太地区断裂与强度会议(APCFS’04)”做了安排,应韩方邀请又推荐了11位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 高温材料与强度委员会对2004年8月在西安召开的“第五届中-日双边高温强度会议”筹备情况做了介绍,会议规模将扩大,拟邀请美、英、韩、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2003年10月将在武汉召开全国高温强度学术会议。 会议就筹备将于2004年9月在重庆召开的“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的各项工作做了充分讨论,确定了会议的主题“工程材料研究进展”;在分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研究领域征文,并请各专业委员会推荐优秀论文参会,以“文”会“友”,首先要有高质量的论文。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汽车研究所马鸣图教授在积极争取兄弟学会联合办会,争取重庆市科协等各方的支持协作等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近期将成立由分会主任委员谢锡善教授牵头的“筹委会”,协调落实组委会、学委会等,并将拟发第一轮征文通知。我们一定要把这次会议开成一个上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友谊,要让台湾同胞“不虚此行”,以达到促成合作的目的。 会议期间,由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振华院长牵头,重组成立了有色金属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 会议组织代表参观了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快速凝固与喷射沉积校重点实验室”、“炭素材料实验室”、“纳米陶瓷与特种涂料实验室”等,大家对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实验条件好、学科建设领先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会议还组织代表参观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共勉其文化精髓: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与务实,志于成人。 会议得到湖南大学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材料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