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程分会第九届

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

第一号(征文)通知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生产工程分会机床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磨削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切削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生产系统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精密加工与纳米技术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模具制造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齿轮制造专业委员会、生产工程分会光整加工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航空工业装备工程技术协会、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航天分会、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航空分会

  进一步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生产工程领域不断发展,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建立起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纽带,促进学、研、产结合和我国制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工程分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在第八届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组织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给我国制造工程领域的广大学者、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不断创造广泛的交流机会,传授、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和国家制造领域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同时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发展,经八届三次主任委员办公会讨论决定,于20045月下旬在哈尔滨市召开“全国生产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

  本次年会将与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我会各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主题为“集成、高效、精密、绿色的生产工程”。

  会议将着重交流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制造技术和生产工程领域取得的成就,研讨存在的问题,展望“十五”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会议还将对国家制定的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进行专门研讨,同时组织生产工程各领域的专家、科研课题负责人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座谈,探讨制造科技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问题。

  本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也将是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科技大会,不仅有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专家论坛,有先进制造技术讲座和系列成果展览,还有现场实地考查、调研和企业诊断,旨在通过广泛的交流、彼此沟通、互动式的碰撞,让与会者把握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脉搏,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此,热忱欢迎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交流各自在产品开发、制造技术以及制造业信息化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也热忱欢迎各专业委员会、地方生产工程分会和广大科研人员、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一、征文范围

  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①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②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③摩擦、润滑与密封;④机构学与机械传动;⑤工业设计;⑥DFx及面向设计的虚拟制造技术;⑦工业设计;⑧工程设计系统集成技术与系统。

  2.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

  ①先进机械加工工艺与设备;②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系统;③高速和超高速加工技术与系统;④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⑤纳米加工与纳米材料加工技术;⑥先进装配工艺技术;⑦制造过程中的检测与实验技术;⑧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技术;⑨再制造工程关键技术与系统。

  3.微机电系统技术

  ①微机电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②微机电系统的制造工艺与装备;③微机电系统器件及其系统技术;④面向微机电系统的检测技术与方法。

  4.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及其系统集成技术

  ①生产系统建模与设计理论;②生产过程自动化及其集成技术;③虚拟制造系统技术;④企业建模与集成;⑤分散化网络制造;⑥智能制造;⑦物流技术与供应链管理;⑧绿色制造与情况生产;⑨生产系统的详细理论与方法。

  5.制造业发展战略

  ①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及应用;②人机环境创新设计;③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④制造业全球化的条件与对策;⑤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模式;⑥相关技术领域(生物、信息、生态/能源、微/纳米)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冲击、影响、机遇与挑战。

  二、会议形式

  1.大会主旨报告:邀请海内外有突出成就的学者专家做特邀报告,内容:制造系统集成的现状与趋势、精密与纳米制造技术的现在与未来、高速高效加工技术、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制造技术。

  2.学术沙龙:围绕各专业领域热点和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等若干问题分专题召开。

  3.专门技术讲座与培训:①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应用;②全开放式数控系统及其应用; ③其他(请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推荐或承办)。

  4.分会场报告:专题报告及交流论文,在各分会场宣讲(九个专业委员会组织各个专题会场)。

  5.“十一五”发展规划报告:邀请部分国家“863”计划和教育部等有关科技计划领域专家介绍我国各部委和国家制造领域的科技发展规划。

  三、投稿须知

  1.所提交的论文必须尚未正式发表,论文全文采用中文或英文撰写(中文论文需附英文摘要,英文论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文集正式出版,大部分优秀论文推荐到《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版)、《机械工程师》、《现代制造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制造技术与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技术》、《航空制造》、《机械工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等刊物发表。

  2.来稿要求

  ①主题突出;②文字力求简练,篇幅不多于6000字;③论文需写500700字中文、英文摘要和24个关键词;④文稿请按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的顺序编写;⑤请用A4单面方格纸打印,字迹工整清楚;⑥文中只附必要的图表,插图需用计算机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在描图纸上,图下注明图题和图注;⑦文中公式一律居中排列,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编号用括号( )写在最右边;⑧文中一律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在右上角以括号[ ]注明参考文献号;⑩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用数码编号,置于文末,请按下列格式列出:编号、作者姓名、引文题目、刊物名、年月、卷号、期号。

  3.因会议的规模和质量,采用的论文数量有限,请作者认真撰稿。

  4.关键时间

  ①摘要截止:2003101日,请作者在此日期前将论文题目、作者及其单位、500700字的论文摘要、关键词及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寄至大会秘书处。

  ②摘要录用:2003111日,论文摘要录用通知将于此日期前寄出。对于摘要被录用的论文将同时寄给作者有关论文撰写的详细说明。

  ③全文截止:2004131日,凡摘要被录用的论文,请作者于2004131日前将按照撰写要求准备好的论文全文寄至大会秘书处,并将Word文件用电子版发送至大会秘书处。

  ④全文录用:2004228日,论文录用通知将于2004228日寄出,对被录用论文,将同时寄出修改意见。

  ⑤最终稿截止:2004331日。

  5.论文评审费30/篇、版面费120/页,如果文章被推荐的杂志录用且作者同意在该刊物发表,杂志的版面费由杂志社另行收取,与本会议无关。

  6.会议咨询

  ①生产工程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吴锡兴、王新红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直门外望京路4

编:100102

话:010-64739690

真:010-64739671

E-mail pei-cmes0@263.net

pei-cmes@ sina.com.cn

  ②大会秘书处

联系人:姚英学、李建广、周亮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

哈尔滨工业大学422信箱

编:150001

话:0451-86413807(姚英学)

0451-86413810(李建广、周亮)

真:0451-86416129

E-mail yxyao@hit.edu.cn

mejgli@hit. edu.cn

lzhounli@sina.com

(生产工程分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