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大战略呼唤前沿科技

 

路甬祥理事长强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

与方法解决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实现创新能力跨越式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路甬祥,913日上午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开幕式后做首场特邀报告《科技创新与小康社会》,强调要着重研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相关的重大战略需求,及时把握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数学、认知科学以及高技术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我国创新能力跨越式发展。

路甬祥理事长列举了我国的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

在国家安全方面,当代军事变革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决定其核心能力应该是:制信息能力、制空天能力和中远程精确反击能力。其关键技术是:信息实时获取、快速处理、可靠传送与应用技术;可靠的空天侦查(GIS)、指挥、作战平台;全球定位(GPS)、精确制导技术;隐身、抗电子干扰、电子对抗技术;高效、清洁、可控的中远程空天推进技术;新概念信息、材料、软硬杀伤技术等。

战略高技术方面的重点是:空天运载工具与工作平台;高精度、高分辨、多目标(RS/GIS/GPS);高效、洁净、安全一次能源及二次能源;超级计算与超级网格技术;信息安全与软件;深部地球资源勘探技术;生物信息学(基因、蛋白……);纳米精度先进制造技术;超级结构与功能材料;诊断、防疫与医药技术;生态与环保技术;超级科学与工程计算。

在空天与海洋方面要把握制空天权,认知海洋、开发海洋、保卫领海权益。重点是:军民两用大型机平台,高性能军机;可往返空天飞机;清洁、高效、可控空天发动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高性能RS/GIS/GPS及应用卫星平台,微纳卫星、空间站;深海海域钻井平台,集束井及水平井技术;水下及水面超视距侦察与通讯及隐身技术;高速智能水下兵器。

信息科技必须满足安全、高效、多样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需求。重点是信息安全、智能芯片、超级计算、高清晰摄像及显示、网格技术、数学方法、软件等。

能源必须满足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要求。可替代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着重发展煤的清洁燃烧与转化、油气新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水力资源开发、高效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潮汐能、燃料电池、IGCC、多联供等高效转化等。清洁、高效、安全核能方面,着重发展清洁、高效、安全核裂变新堆型,进行聚变发电(磁约束与惯性约束)的探索。还有节能及能源的有效传输及利用,电网调节与控制,用户节能,超导发电与变换等。

材料与先进制造的发展目标,应该在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国防战略需求上。超级结构与功能材料要满足国防、能源、汽车及航空工业需要;绿色可再生结构材料要满足建筑、包装、农业等大宗需要;新一代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及其工艺要满足IT产业的需要;生物医学材料要满足十几亿人口医疗保健需要。

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重点是:成矿理论创新与新勘察技术;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与可再生循环;水、土壤、大气污染的修复与保护;固体废弃物的清洁处理与利用;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治理。使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之路。

现代农业要发展面向全面小康社会需求的生态农业。重点是:农业信息系统、农业GIS(估产、气象、耕地、灾害);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培育;生态农药、农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节水及精准农业技术;农、牧、渔、林、果等科学的农业新区划。

人口、健康与生物安全不仅是关系十几亿人口健康的大事,而且是数以千亿计的大产业。重点是: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相关技术;食物营养与安全;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新流行病、传染病防治技术与体系;外来种质危害预防与利用;新药与疫苗研发平台与产业化(手性药、天然源药、中药现代化、基因药、蛋白药);老龄化对策与技术。

城镇化与城乡基础设施方面的重点是:城镇规划与综合优化理论与方法;信息、交通、能源、供水、环境、生态、安全规划与管理;城镇信息化、网络化。

公共科学、技术与支撑平台方面的重点是:跨学科试验平台(同步辐射、散射中子源、磁共振、极端条件);公共观察平台(高性能应用卫星、高性能时标、公共空间实验室、天文望远镜、海洋实验室、可控生态试验室);公共超级计算平台与网络(超级计算能力、网络安全、系统与应用软件);生物医学公共平台(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学平台、蛋白质科学平台、功能基因组与生物分子设计技术平台、克隆技术及干细胞技术平台、药物筛选与分子修与合成平 台……)。

公共科学平台方面的重点是:超级材料研发平台(分子设计与分子组装、材料过程控制、表面与界面技术);NT&MEMS研发平台(微加工、微测试、微系统);生态环境与公共灾害监测网络(生态、环境、气象、空间环境、地质灾害等);公共数据库、资料库、标本库、种质资源库等。

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路甬祥理事长说:

第一,2010年前后,要基本完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若干重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科技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向社会不断输送创新人才与高素质的知识劳动者。

    第二,在建党100周年前后初步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科技整体水平达到世界科技强国的中等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幅增强,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为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路甬祥理事长说,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为:

    1.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广泛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竞争前R&D合作,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

    (1)在多数领域,主要采用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模式,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

    (2)在具备条件的某些产业或产业发展的某些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跃式发展。

    (3)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能力,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制高点。

2.增强科学技术基础与后劲,加强基础研究与重要高技术领域前沿的前瞻布局,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并在一些重要领域登上世界科学高峰,为我国中长期发展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持续支持。

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与材料科学和重要交叉科学等重点领域,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与环境技术、空间与海洋技术等对未来经济、科技发展有巨大带动作用的领域,选择具有一定优势的关键技术,力争实现突破和跨越。

(工作总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