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办好研讨会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优势互补,于2003年7月19日在南海区科学馆共同主办了“广佛地区汽车及相关产业互动发展研讨会”。佛山市机械工程学会、佛山市发明协会、南海区科协协办研讨会。
学会的优势在于专家、学者云集和有关方面的联系较广,学会联系了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省汽车工业办公室、省汽车行业协会、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珠江轮胎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市科协的优势在于和市属各企业联系较广,有利于学会打破“原机械工业厅归口管理企业”这个无形的围墙。佛山市属汽车、零配件生产、塑料、光电、铝型材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纷纷赶来参加会议。
有关专家认为,佛山有发展汽车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极大潜力。广佛分工合作将形成一条华南地区最出色的产业链,大大降低整体汽车的生产成本,实现共赢。
据专家介绍,佛山汽车产业的现有资源和基础较扎实。汽车企业有佛山飞驰、佛山重汽、中佛专用、环卫机械、南海福迪、广东粤海、顺德富日、顺德康盈、一汽顺德9家。摩托车企业有佛斯弟、比亚乔、三水嘉陵、南海大福、南海中摩科技、大沥陆豪、南海轻骑、顺德银河8家。零部件企业有位居全国同行前列的南海中南铝轮毂、顺德多纳勒振华后视镜,具有一定特色的还有佛山名奥弹簧等多家企业,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基本条件。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说:广州要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佛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在短距离内,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利条件。
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坚持高质量标准,做到高姿态参展,参加高水平交流,做好新产品鉴定,重视新成果申报,严格按ISO/TS
16949体系认证,使之得到同行的认可、主机厂的青睐,形成具有实力的零部件产业群,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进入全球采购体系。
佛山还有渐趋发育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佛山地区居民收入高,停车费用低,交通便利,经济活跃,具有加快城市汽车消费步伐的重要条件。顺德区每百户拥有汽车14辆,平均每7户就拥有一辆汽车,在全省率先跨入汽车普及时代。南海区每天新增300辆汽车。
在佛山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里,发展汽车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项目。实际上,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对汽车产业十分熟悉。2003年3~4月,日本驱动工业株式会社频频到佛山考察,最终确定佛山作为其在珠三角的首个生产基地,并于5月30日正式签约。专家认为,这对佛山汽车业的发展无疑将产生“催化效应”。
7月3日,日本本田汽车用品株式会社、日本制麻株式会社、新加坡爱美迪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与南海区的小塘镇政府及有关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其中,仅“南海本田”在未来3年内有望实现1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小塘镇委书记劳细伟表示,小塘镇将努力打造大型汽车产业配套园区。
研讨会由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林兆丰主持,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胡经倬小结。研讨会开得热烈、成功,为学会学术活动贴近企业、贴近生产、与地方合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开了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