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零部件 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在武汉召开

    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31020日在武汉洪山礼堂召开。研讨会是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热点板块的10个专题研讨活动之一,由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湖北省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来自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市州科协、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领导、专家、教授、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共154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主持。湖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万诚代表王东风理事长致开幕词。

13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和演讲: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黄树槐教授“发展汽车工业,振兴湖北经济”,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教授“科技创新,校企结合,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华中科技大学金国栋教授“科学规划抓战略,开拓思路求创新——做大做强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武汉理工大学胡树华教授“中国汽车、市场与战略”,华中科技大学夏巨谌教授“精密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何伟“紧扣发展主流,向零部件强省迈进”,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陶红兵副研究员“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陶德馨教授“汽车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武汉理工大学华林教授“汽车用新材料现状和发展”,襄樊市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陈洪基主任“把襄樊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总部邹恒琪研高“汽车制造业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运作模式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任卫群博士“数字化设计在汽车零部件开发中的应用”,贵州工业大学副校长谢庆生教授“全球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及其信息平台”。

与会代表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展开了热烈研讨,对汽车零部件的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内外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应用及现代化企业管理、物流技术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做大做强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已具备了较强实力,主要优势表现在:产品品种齐全、生产集中度提高较快、技术力量较强、区位结构布局合理、投资结构得到改善,企业机制更加灵活。所有这些为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更大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国内汽车市场“好戏连台”,汽车销售呈“井喷式”发展,估计在几年内,我国市场需求潜力会逐步释放,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亦是我省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最佳时期。

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战略性合作——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落户湖北,已正式开始运营。按照目前规划,到2006年销售量达到550 000辆(其中,乘用车220 000辆,商务车330 000辆),对汽车零部件产值的需求达到320亿以上,将给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多层次、大批量的配套需求和极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各发达国家纷纷将制造业大规模移向中国。湖北地处我国中部,承东联西,交通发达,与国内其他地区及发展中国家相比,加工制造体系完善,科教水平较高,智力资源丰富,产品幅射面较广,劳动力资源优势强,因此,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现代制造业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亦必然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竞争的重点地区之一。对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二、不可忽视制约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一些矛盾

我省汽车零部件工业虽然经过多次结构调整,但制约其发展的一些矛盾仍然存在: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趋同、低附加值产品多,特色产品、优势产品少;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够,导致零部件发展滞后于整车发展;三是部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仍承担着很大一部分社会职能,债务沉重,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总体竞争能力的提高;四是企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地方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不够。诸如此类的问题对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处理不好会丧失发展的良好机遇。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其发展势头远远超过我省。如大连正着手建立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广州提出要抓住风神,把花都建成华南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的重要基地,沈阳计划投入200亿建设一个国际汽车城以及上海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等等,都已经或即将冲击我省对东风汽车公司的配套,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振兴和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汽车零部件产品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市场需求信息化、生产供给信息化、决策信息化、社会管理信息化;二要坚持科技创新。湖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力量较强,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要优化和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汽车零部件产业;搞好产品结构调整,推进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集成化、模块化、规模化发展进程,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配套额;搞好资本结构的调整,紧紧抓住产权多元化这个突破口,搞好体制创新,同时抓住世界机械工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吸收内资、外资。

四、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引导和促进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

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省委省政府要把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一要举全省之力,集中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政策调控手段促进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把湖北由汽车零部件工业大省建设成为汽车零部件工业强省,以此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二要突出重点,围绕整车发展,以武汉市为基地搞好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地的建设。结合城市规划建设,搞好企业异地重建、异地技术改造等工作,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工业结构档次,形成专业化和集中度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基地,实现规模经济;促使我省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布局结构、产业集中度跃上一个新台阶;三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不断促进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贷款优惠;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持续创新能力,以培育知名品牌为核心,推动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同行业中有技术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认真搞好产学研结合,协调组织实施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四要加快体制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汽车零部件工业;调整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按有关政策规定,处置不良资产及核销呆坏账;充分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本流动、组合和交易,实行有效的资本运营;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切实搞好企业主业与辅业的分离、企业承担社会职能的分离、企业富余人员的分离。

(湖北学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