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10日,第十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第十二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机械设计分会六届二次委员扩大会议在杭州一并举行。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主办、浙江科技学院承办、浙江理工大学协办。200余位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教授、专家、科技工作者、机械设计教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机械设计学术论文191篇,录用140篇;机械设计教学学术论文183篇,录用176篇。
8月8日上午,机械设计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冯培恩教授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浙江科技学院副院长赵东福致欢迎词。
大会4个主题报告分别为:格罗特教授(德国)关于“工程设计新方法”的报告;邓宗全教授关于“星球探测采样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赵东福教授关于“浙江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报告;钱仲焱博士关于“民用大飞机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国内外差距”的报告。机械设计分会孙薇秘书长总结了2009年~2010年的工作。
8月8日下午会议设两个分会场,分别是机械设计年会和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
机械设计年会会场由段宝岩教授主持,会议 6个主题报告分别为:周仲荣教授关于“工程耐磨器件的仿生协同设计”的报告;段宝岩教授关于“大型射电望远镜与天线设计若干关键技术及其进展”的报告;谢里阳教授关于“大型升船机设计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的报告;檀润华教授关于“基于破坏性技术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的报告;肖人彬教授关于“智能设计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阎绍泽教授关于“太阳电池阵动力学分析”的报告。
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由刘向峰教授主持,会议8个主题报告分别为:陈文华教授关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宣讲”的报告,并传达了“国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威海会议精神”;谭晓兰老师关于“机械设计课堂教学的思考与体会”的报告;陈霞老师关于“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杨会霞老师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模式探讨”的报告;吴立言教授关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思考”的报告;宋宝玉教授关于“继承优良传统搞好机械设计教材建设”的报告;竺志超教授关于“依托国家示范中心开展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报告;陈超祥博士关于“未来的工程师掌握着地球的命运“的报告。
8月9日上午,机械设计年会的与会代表分3个专题会场进行研讨。
第一专题会场是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专题会场,由檀润华教授主持。7位教授进行了专题报告:刘志峰教授关于“可持续制造的前沿与发展--既LCE2010国际会议总结”的报告;江平宇教授关于“工业产品服务系统及应用”的报告;刘更教授关于“协同设计仿真集成平台及其工程应用”的报告;陈立平教授关于“知识表达标准、工业普适计算平台、知识中间件库研究与应用”的报告;陈志伟总工程师关于“MRROU矩阵于疲劳寿命分析”的报告;虞岩贵教授关于“用软件技术实现含裂纹结构材料行为演变全过程的损伤计算”的报告;李其朋博士关于“汽车油冷器自动化检测和装配机构的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的报告。
第二专题会场是设计方法学前沿交流会(杭州设计方法学学会)。由王玉新教授主持并做了“创新设计的思考” 的专题报告,王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创新设计的新理解,对创新设计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深入阐述。与会代表就报告作了热烈的讨论,并对设计方法学的发展和科研热点充分地交换了意见。
8月9日上午,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召开,由吴立言教授主持会议。 以下教授进行了专题报告:奚鹰教授关于“机械专业基础试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沈萌红教授关于“高校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探索”的报告;王瑞金教授关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报告;项忠霞教授关于“机械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探索”的报告;黄小龙教授关于“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的报告;常治斌教授关于“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的建设与研究”的报告;高中庸教授关于“机械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席平教授关于“研究生数字化设计技术与工具软件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报告。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突出自主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重大装备技术创新与实践、创新和智能设计方法、创新与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等内容的报告。专题会场研讨了节能、减排、再制造、绿色制造和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和集成等内容;研讨了如何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推动各校教育创新与科技的发展,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机械设计年会论文以《机械设计》增刊形式出版,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机械设计教学研究2010》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感谢与会专家带给大家精彩的大会报告和发言。感谢全体与会代表积极参与。
会议全体代表对浙江科技学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机械设计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