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28日,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科创中国”湖北高端装备制造区域科技服务团团长朱永平与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伟业、中国兵器集团江山重工研究院总工艺师戴开明、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华伟等服务团专家参加了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襄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2海智专家荆楚行”活动,并先后赴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襄阳分中心、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襄阳华科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湖北新日电动车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意义重大。学会立足自身平台和智库优势,以“湖北高端装备制造区域科技服务团”为抓手,借鉴研发机构在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着力打造高水平专家志愿者队伍,开展丰富的学术研讨、技术对接、评价鉴定、成果推介、咨询与培训活动,充分激发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力和潜力。
学会此次襄阳之行围绕“喜迎二十大 科创助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引导服务团专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挖掘前瞻技术成果,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努力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助力襄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襄阳分中心调研、座谈
在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参观、交流
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以“科技创新服务襄阳经济发展”为目标,围绕襄阳“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充分利用湖北工业大学重点发展的“六大优势学科领域”,在高端人才培养、重大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开创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在襄阳华科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参观调研
襄阳华科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建有数字装备采集及可靠性实验室、机床误差检测及补偿实验室、产线性能提升及智能化实验室、机器人标定及特种应用实验室,以及数字装备展示转化基地,并与多个企业成立了院企研发中心,现有湖北省襄阳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湖北省“数字化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省级平台,在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考评中多次获得“优秀”等次。“立足襄阳,面向湖北,走向全国”,研究院积极参与汽车、航天、航空及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助推襄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与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沟通交流
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院地合作的背景下成立的产业化公司,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机电工业园,占地 50 亩,总投资 1.0081 亿元。该公司依托襄阳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优势打造华中地区最具规模的面向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开发阶段的试验检测体系。
考察调研湖北新日电动车有限公司
湖北新日电动车有限公司是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坐落于襄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工业园内,占地1000亩,是新日在华中地区生产基地之一。该公司专业从事电动自行车、电动车以及电动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产品、电源动力的研发和制造,其产品成功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1年西安世园会。
与企业代表座谈交流
朱永平在交流中表示,科技创新是国家兴旺、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将资源、政策等优势转化为创新成果,关键在于创新人才队伍。学会将充分利用院士专家资源,勇于承担科技社团的社会责任,始终胸怀民族梦想、坚守创新信念,与来自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制造业企业的广大会员团结协作、携手共进,为襄阳市装备制造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作用。
周德文在“2022海智专家荆楚行”开幕式中讲话
在28日召开的“2022海智专家荆楚行”襄阳主会场活动中,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副部长何巍通过线上方式向活动致辞,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在开幕式中讲话,并与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共同为科创湖北(襄阳)服务基地揭牌,为省科协特聘海智专家颁授聘书。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二级巡视员刘国安就襄阳市招才引智政策进行现场推介。
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联盟,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常委理事朱留存3位专家分别以《脑科学+AI+智能超算如何助力智慧农村(城市)的建设与碳中和的达标》、《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在我国产业发展中的战略思考》、《机器人技术及在汽车道路模拟试验中的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 供稿)
编辑: 钟永刚
发布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部信息与期刊处
关键词:科创, 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