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创新分论坛在舟山举办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为加强长三角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浙江省科协、上海市科协、江苏省科协和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于2013年9月16日在浙江省舟山市举办。其中,“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创新分论坛”由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由舟山市7412工厂、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浙江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舟山市热处理学会协办。论坛以“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为主题,重点围绕海洋工程装备设计、船港机械装备研发及现代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科技新成果进行研讨和交流。长三角二省一市机械工程学会和舟山市热处理学会会员及有关高校师生、机械科技工作者131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柴国钟教授主持。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执行副理事长、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李大柯致开幕词。舟山市科协副主席、浙江海洋学院副院长虞聪达教授致欢迎词。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周哲伟,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芮延年教授,舟山市热处理学会理事长、舟山市7412工厂总经理张成利分别致辞。宁波市科协副主席、宁波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宁波大学副校长冯志敏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总干事胡军,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江苏省分中心副主任、江苏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副校长徐林,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顾问蒋财根,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赵拥军,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辉,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许少宁,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应富强、赖海明,浙江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执行院长孙毅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现场

 

    论坛报告会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毕树生教授做“水下仿生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报告,邀请浙江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总工程师丁玉庭教授做“海洋渔业船载保鲜加工新技术集成及其应用”报告,邀请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浙江大学郦剑教授做“装备用高强度紧固件的热处理及质量控制”报告。

 

毕树生教授作报告

 

丁玉庭教授作报告

 

郦剑教授作报告

 

    毕树生教授在所做的“水下仿生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报告中指出,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开采和利用的陆地资源正日益减少和枯竭,因此人类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脚步正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加快,具有海洋勘测、海底探查、海洋救捞、海底管道检测、以及水下侦查和跟踪功能的水下机器人已成为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和海洋防卫的重要工具。该报告介绍了水下机器人的概念,根据其结构特点、航行推进模式及体积大小对水下机器人进行分类;分析各类遥控式水下机器人及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技术特点,举例介绍几种技术较为成熟的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探讨制约智能水下机器人应用的技术瓶颈,分析水下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最后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在身体/尾鳍推进模式(Body/Caudal Fin,BCF)及中间鳍/对鳍推进模式(Median and/or Paried Fin,MPF)两种水下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成果,分享了目前国际上水下仿生机器人的技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丁玉庭教授所做“海洋渔业船载保鲜加工新技术集成及其应用”报告,分别从战略性与潜在资源、海上一线保鲜加工技术与船载装备开发研究重要意义、船上加工技术和装备的背景与现状、海上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突破应用及前景、研究的多学科整合特点——工艺+技术+装备集成(实例)、海上一线保鲜加工技术与船载装备开发研究的发展重点、综合技术体系和加工系统依托等领域展示了近年来海洋渔业加工新技术成果,重点讲解了船上加工技术和装备的背景与现状,诸如船上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捕获后的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损害、大批渔船有待升级改造、传统的带冰保鲜方式落后、加工保鲜技术与装备有待集成优化、自动化机械化装备急待开发、国外先进的船上加工机械装备内容。报告系统介绍了海上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突破应用,其中有干制加工、盐水冷冻加工、平板冷冻加工等新技术发展;阐述了海上一线保鲜加工技术与船载装备开发研究的发展重点,主要有海产品的船上一线无害化保鲜贮藏技术及设备研究、鲜活水产品(特别是名贵经济鱼贝)的船上贮养技术与设备、针对特种鱼类(如金枪鱼)的肌红蛋白酶促氧化和品质控制的冻藏技术与装备研究、海产品的船载精深加工和深度冻结贮藏新技术新装备开发、极地(如南极磷虾)和远洋海洋生物资源的船上高效洁净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物流与质量保真性控制技术与设备、海洋可控栽培收获大型生物资源的利用技术与装备,揭示了综合技术体系与加工系统的创新要点。丁教授还在论坛期间应邀出席了舟山市政府组织的“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恳谈会”,热心给予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咨询。

    郦剑教授所做“装备用高强度紧固件的热处理及质量控制”报告,综述了我国作为紧固件生产大国,产品在世界紧固件市场上已经占有很大份额,但是在高强度紧固件方面与发达国家产品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产品主要集中在低中端产品领域,必须改变这种落后面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紧固件生产的集中区域,提升高强度紧固件质量控制水平是众多厂家十分关心的生产问题。高强度紧固件是重要装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提升其质量水平是紧固件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课题。根据紧固件生产具有产品数量大、影响因素多、检测手段有限等特点,该报告从紧固件原材料成分、显微组织、机械性能和冶金缺陷,紧固件冷镦拔成型加工的相关工序的制作质量,尤其是热处理各个工序如球化退火、连续网带炉淬火回火操作水平等各阶段中影响高强度紧固件产品质量的众多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提出相应对策。报告特别强调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使员工树立规范操作的理念、提升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是提升高强度紧固件质量水平的基本措施。该报告吸引了舟山地区从事装备制造业标准件、紧固件企业的积极参与和交流。

 

 

代表参与研讨

 

    围绕长三角地区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中的热点问题,以主题报告引领的仿生机器人、渔业加工和紧固件品质为要点,结合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群岛新区建设、船港机械装备研发和装备制造技术应用等内容,报告专家现场与10余位代表用对话的方式进行了交流和研讨。论坛在筹备和举办期间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企业、院校进行了参观考察活动,就共同关注的议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开展学术交流、繁荣学术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论坛筹办单位和与会代表向东道主单位舟山市7412工厂表示衷心感谢!
 

  

论坛开幕式代表合影

 

(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