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成立六十周年!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3日 作者:塑性工程分会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分会

2023年10月20日至22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八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来自国内外220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950位代表注册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来自英国、加拿大、韩国、挪威的代表4人。武汉当地高校师生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会,千人会场座无虚席,规模空前。

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381篇,其中全文153篇;宣讲报告279篇、墙报交流12篇,其中大会主旨报告7篇,分会场报告272篇(含特邀报告64篇),会议共评选出35篇优秀论文/报告。此外,会议还印制了《栉风沐雨一甲子  砥砺奋进锻新篇—庆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成立60周年纪念画册》和《论文摘要集》,编辑了《论文集》(电子版)。

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主办,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林忠钦院士,塑性工程分会主任委员黄庆学院士和赵国群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革武,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耀,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林建国院士,塑性工程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苑世剑、名誉副主任委员李建军,塑性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新云、任玉成、华林、刘钢、李亚军、李光耀、李淑慧、赵升吨、夏汉关、蒋浩民、詹梅,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姜超,塑性工程分会总干事金红,以及塑性工程分会前任老领导聂绍珉、李志刚、孙友松、谢谈、陆辛等嘉宾出席了大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主任委员赵国群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林忠钦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革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耀教授,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姜超研究员,塑性工程分会主任委员黄庆学院士分别致辞。

赵国群主任委员主持开幕式

林忠钦院士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与会嘉宾和代表的到来表示了诚挚欢迎,对分会成立六十周年表示了热烈祝贺,他肯定了分会六十年来在围绕国家战略方向、学科建设目标、先进成果传播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希望分会能够继续肩负起引领行业发展的责任,持续为我国塑性加工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林忠钦院士致辞

沈革武副校长代表承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对参加会议的各界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武汉理工大学塑性加工专业与塑性工程分会的渊源,以及在与学会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并祝贺此次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年会圆满成功!

沈革武副校长致辞

张耀副书记代表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热烈祝贺大会的顺利召开,向四面八方齐聚武汉的参会代表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华中科技大学塑性加工专业的建设与塑性工程分会的发展紧密联系,渊源深厚,将全力支撑大会的成功举办。     

张耀副书记致辞

姜超董事长代表分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对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业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感谢了大家对学会工作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他表示,机电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分会工作,在全面提升学会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积极探索,合力为广大锻压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内国际交流平台。

姜超董事长致辞

黄庆学主任委员代表分会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锻压事业、指导和帮助学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同仁,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他简要回顾了分会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一系列优异成绩。六十年来,塑性工程分会始终坚持“团结、奋进、求实、奉献”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面向塑性工程创新前沿组织高水平品牌交流活动,围绕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平台,积极推进锻压技术和装备的创新与升级以及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未来,分会将在新一届委员会的领导下,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黄庆学主任委员致辞

纪念大会上,与会代表共同观看了“栉风沐雨一甲子、砥砺奋进锻新篇——庆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成立60周年”的纪念片,全景回顾了塑性工程分会60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突出成绩,一代代锻压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惟实创新,用智慧和心血砥砺前行,为学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纪念片片尾播放了学会第六届主任委员海锦涛研究员、第七届主任委员胡正寰院士和周贤宾教授、第八届主任委员聂绍珉教授等11位学会老领导为此次盛会录制的祝贺视频,他们回顾了自己与学会共同成长的经历,肯定了学会在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对我国锻压行业和学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随后,纪念大会表彰了为塑性工程领域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为学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获奖代表苑世剑教授、林建国院士和夏汉关董事长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金砧奖

银砧奖

学会工作突出贡献奖

先进工作者

先进工作者

先进工作者

先进工作者

优秀会员单位

苑世剑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林建国院士发表获奖感言

夏汉关董事长发表获奖感言

纪念大会后,“第十八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会议分为主旨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两个环节。

年会邀请了林忠钦院士、谢建新院士、单忠德院士(孙福臻研究员代)、林建国院士、李志强院长、蒋浩民副院长和吴沛东教授7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复杂航空航天薄壁构件设计与制造”、“材料大数据与智能设计制造”、“超高强钢结构件数字化精确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发展”、“Lightweighting Strateg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飞行器轻量化结构塑性成形技术发展与展望”、“新能源汽车用材的发展思考”、“金属材料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的主旨报告。报告内容面向行业科技前沿,重点聚焦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业的轻量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展示了材料及塑性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成果,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本次年会设置了10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与技术交流,分别是:塑性理论分会场1、塑性理论分会场2、塑性理论分会场3、材料组织与性能分会场、体积成形分会场、旋压成形分会场、轧制成形分会场、板材/管材成形分会场1和板材/管材成形分会场2。与会代表穿梭于各个分会场,通过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聆听同行的报告,碰撞出科研火花,拓宽了科研思路,结下了深厚友谊。

会议期间,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团队在现场进行了展板展示,在宣传自身科研成果、技术、装备和产品的同时,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助力了塑性加工行业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八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充分展示了我国锻压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和团结,深刻反映了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行业学会的支持和需求,对我国塑性工程领域和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六十年,白驹过隙,风雨与硕果同行!六十年,辉煌如斯,沧桑与凯歌合奏!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塑性工程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和人才智库的优势,紧密团结广大塑性工程科技工作者,持续增进国内外塑性工程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引领行业勇于突破各种技术瓶颈,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塑性工程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助力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塑性工程分会

 

 

编辑: 钟永刚

发布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部信息与期刊处

关键词:塑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