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德国联邦政府首次出台《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全面定义了国家安全。除传统的军事安全外,还将网络攻击、外交、经济、关键基础设施、气候变化等纳入国家安全范畴。该战略将中国做了全新定位,即中国为德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并在其国内和欧盟层面提出战略要求和具体措施,以提升德国的国家安全。后续,各联邦部委将分别负责制定和推进战略的具体措施、规定条款和后续项目,然后由德国联邦政府定期审查实施进度。
主要内容:
一、对中国的矛盾和复杂定位
《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定位为德国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并侧重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的一面。德国认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正在以中国特有的方式,与德国进行竞争,并在竞争中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这样的竞争方式不符合德国利益。但德国同样认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因此,该战略仍强调中国是德国的合作伙伴之一。没有中国,许多全球性挑战和危机都将无法解决。
二、德国国家安全的三大关键支柱
战略强调,在国家层面,德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是建立在三个关键支柱上的,即:
支柱一:积极加强德国防御能力,明确整体国家安全战略方向。战略强调了德国安全与欧洲伙伴和盟国的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在北约和欧盟的共同防御承诺下,核心任务是国家和集体防御,基石是国防军建设。战略承诺增加国防开支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以实现对加强北约威慑能力的贡献,稳固跨大西洋联盟,明确新的战略文化是注重威慑而不是裁军。同时,在应对军事威胁外,战略还提出应对太空竞争、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加强互联网能力、有效外交、保护国民安全、加强与盟友国的合作等措施要求和战略方向。
战略将安全防御的义务扩大到每一个公民,要求各级政府、当局、商业部门和公众共同承担责任,加强德国的内部韧性。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加强联邦政府的领导能力,吸纳公众和私营部门的力量,增强整个社会在应对灾害和危机局势的抵御能力,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确保国家复原力。
支柱二:构建德国富有弹性和具有竞争力经济实力。在市场准入、原材料、技术、金融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强化规则建设,使德国经济更开放、创新。
公共财政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重点是必须减少战略相关部门的对外依赖性,保持经济弹性和原材料安全,扩大德国的全球行动能力。通过供应关系多样化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步骤来保障供应,例如与企业合作为原材料项目提供支持,建立战略储备等。目标是减少依赖带来的集中风险,并防止新的依赖关系的出现。
同时,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德国经济的弹性和竞争力,联邦政府将采取措施,为科学研究和企业创新提供针对性帮助,如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创新性和数字化的经济基础等。
支柱三:关注气候、粮食和流行病防疫,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国将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关于气候、环境和粮食的国际协议为指导,为德国国民安全做出努力。
Ø 在气候方面。除加强与欧盟的合作外,还将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共同行动,限制气候危机的影响。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德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大力投资相关产业。提高系统应对气候安全风险的能力,制定可衡量的目标,并确定新的气候战略。
Ø 在粮食安全方面。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处于危机和冲突之中的群体。为实现零饥饿目标,将推动向可持续和有弹性的农业和粮食系统过渡,发挥农业、环境、能源和卫生等各个部门联合优势,改善农业和粮食系统的全球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和物种多样性,确保可持续发展。
Ø 在流行病防疫方面。利用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之间的关系,采取全面的“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方法,建立包容性、数字化和有弹性的国家医疗保健系统。在此过程中,减少进口依赖,加强本土生产能力,并投资相关领域的研发,为应对未来的流行病做好积极的准备。
三、充分发挥欧盟在德国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德国《国家安全战略》不仅对本国国家安全层面做出了具体措施和规定条款,还对如何发挥德国在欧盟的作用提出了:
Ø 支持欧盟采取地缘政治行动,维护欧盟主权和领土安全;
Ø 促进欧盟进一步一体化,吸纳西巴尔干国家、乌克兰、摩尔多瓦共和国以及格鲁吉亚等国加入欧盟;
Ø 促进欧盟的内部改革,确保其持续的行动能力;
Ø 发挥欧盟在地区安全中的稳定作用,发挥欧盟的共同安全和防御政策在危机管理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