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文 通 知(第二轮)
第十三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年会 暨第5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交流会
—发展轻量化制造技术,促进高端制造业
2013年10月10日-13日
地点:武汉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年会“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交流会”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举办的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性的学术盛会,两年召开一次,旨在为全国塑性工程及研究领域的工作者、产业界人士搭建一个高层学术交流平台,共享塑性工程界年度最新研究成果,增进国内外塑性工程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间的学术交流和友谊,推动我国塑性工程领域自主创新发展。
“第十三届中国塑性工程年会”及“第五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交流会”延至于2013年10月10-13日在武汉举行。本次年会按大会特邀报告及分组学术交流方式进行,并设立塑性工程教育与产业论坛。大会期间将在宣读的论文中评选出5-10篇优秀论文,还将评出在近一两年内对本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5大事件。
一、 学术交流会
1.1、 大会邀请主旨报告:会议将邀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等单位的领导,资深专家做主旨报告。
1.2、 征文范围:
1) 变形机制:塑性理论,结构模型,形变模拟,缺陷和损伤
2) 过程:模拟和设计,监测和控制
3) 金属体积成形:锻造,轧制,挤压,拉制…
4)板材金属加工:剪切,弯曲,拉伸成形,深拉伸,冲压,逐段成形,板材和管材的液压成形,激光成形
5) 半固态成形,特种成形(楔横轧、辊锻、摆动碾压),旋压成形
6) 设备及辅助设备:模拟,设计,制造,监测和控制
7) 模具和工具:设计,制造和控制
8) 锻造加热炉、加热技术
9) 微成形、纳米技术
10) 快速成形
11) 摩擦,润滑,磨损和热传导
12) 信息技术和知识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
13) 工艺和系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模拟以及虚拟样机试制
14) 经济学和生态学(环境保护)
15) 材料和材料工程:材料检测,物理模拟,可成形性,晶体可塑性
1.3 分会场及论坛信息
各分会场暂定为:
1) 精锻分会场
2) 冲压分会场
3) 塑性加工理论
4) 锻压设备分会场
5) 旋压分会场
6) 加热分会场
7) 半固态成型分会场
8) 超塑性分会场
9) 特种轧制分会场
10) 大锻件分会场
11) 环境保护分会场
教育与产业论坛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展览会
二、征文要求和格式:
本届年会所投论文应在国内外未曾公开发表过,在理论或应用方面有创见。所有投寄录用的论文都将收录在《第十三届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中,稿件应包括中、英文摘要、主题词、全文,具体要求和格式见附件。每篇文章请不要超过A4纸4页,请务必按照附件中的论文格式投稿。
每篇论文应提供第一作者的简介、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E-mail 等。论文全文提交方式:通过E-mail发送至duanya@cmes.org信箱;也可以同时将纸形文件寄到学会。作者在向大会组委会提交论文全文的同时,需要缴纳论文评审费和版面费¥400元/每篇文章。大会组委会将组织同行专家进行全文评审,之后发论文录用通知。
本届年会中的部分文章根据作者的要求可推荐到《锻压技术》和《塑性工程学报》等相关杂志上正式发表(发表的具体要求由各个编辑部决定)。
另外,此次年会的论文还将开展“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从年会的宣读论文中选择3-5篇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并颁发塑性工程分会的证书。
论文投寄截止时间延至:2013年6月30日前。
请作者将论文版面费汇至分会。汇款方式可选择银行或邮局。汇款单上请注明作者的单位和姓名。
银行汇款地址: 开户行:北京银行 学院路支行
户 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
账 号:01090339100120111039815
行 号:313100000396
三、大会展览和赞助
本届年会将同时举办有关塑性工程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展览。届时,赞助单位也可在会议资料袋、会议论文摘要集、会议论文光盘和会议现场进行企业宣传和产品广告。
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北京机电研究所内702室 塑性工程分会
联系方式:电话:010-62920654,82415084 传真:010-62920654
邮编:100083
E-mail: duanya@cmes.org (分会秘书处)
联系人:陆辛 金红 李淑玲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
2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