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上期我们已循着历史脉络,介绍了刘仙洲等人征集发起人、为学会奠基的关键历程;本期则聚焦学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杭州召开的成立大会。这场会议不仅标志着中国机械工程领域有了正式的学术共同体,更凝聚起初代机械人推动事业进步的共同信念。
1936年5月21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76 名发起人集合于杭州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借中国工程师学会召开五家工程学术团体(即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自动机工程学会)联合年会之机,召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大会。
黄伯樵任大会主席,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曾养甫等人列席会议,曾养甫代表中国工程师学会致词。筹备委员会委员庄前鼎做报告。会议修正通过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章程》(共5章27条)。大会选举黄伯樵为会长,庄前鼎为副会长,柴志明、陈广沅、王弼、周仁、胡嵩嵒(音同“岩”)、程孝刚、杨毅、茅以新和吴競清9人为董事,韦以黻(音同“福”)、顾毓瑔为候补董事,柴志明、陈广沅、吴競清、孙家兼、胡嵩嵒等5人为下届司选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章程》规定,本会定名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本会以联络机械工程同志,研究机械工程学术,并努力发展机械工程事业为宗旨。会址设在南京。会员分为正会员、仲会员、赞助会员和名誉会员。在同一城市内有本会会员十人时,该地会员过半数之同意,得请求董事会核准设立分会,分会与总会之关系由总会规定之。

学会成立大会会址——浙江大学文理学院

学会建会章程及国民党中央民训部批复

浙江大学校刊刊登学会成立大会的消息
1936年5月22日,新成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杭州西湖楼外楼召开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庄前鼎(主席)、吴競清、陈广沅、程孝刚、胡嵩嵒、柴志明(记录)6人出席。会议选举王弼为秘书董事、胡嵩嵒为会计董事、杨毅为总编辑。通过《下届年会与各工程师学会联合举行案》《允许各地尽先成立分会负责征求会员案》《各董事分途接洽各团体为本会赞助会员案》《正会员所缴纳之永久会费如何处理案》《本会通讯处案》《南京总会会址选择案》《组织安全法规委员会及试验法规委员会案》。
1936年5月30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上海新亚大酒店召开了第二次董事会会议。黄伯樵(主席)、王弼(记录)、周仁、杨毅(孙嘉禄代)、庄前鼎、胡嵩嵒6人出席,袁丕烈列席。会议通过《规定分组办法案》《规定发行会刊案》《进行编辑案》《组织出版委员会案》《学生会员资格及应缴会费案》《入会志愿书分送并修正会章及报告成立情形案》《本会成立经过须呈报案》。会议决定成立学组;出版会刊;组织成立编辑委员会和出版委员会;在大学机械工程系三、四年级学生中发展学生会员。
1936年7月29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上海北苏州路河滨大厦168号召开第三次董事会会议。黄伯樵(主席)、周仁、王弼(记录)、杨毅(孙嘉禄代)、庄前鼎(袁丕烈代)、吴競清(胡嵩嵒代)、柴志明、胡嵩嵒8人出席。会议通过《拟改名为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案》,《续议分组拟法案》《推定董事3人审查会员资格案》《拟定本会会刊编辑委员名单案》。会议决定将刘仙洲先生编撰出版的《机械工程名词》一书的销售收入,作为本会编辑部基金。会议暂定成立12个专业组,分别是原动机、自动机、普通机械、矿冶机械、铁道机械、航空机械、造船、兵器、纺织机械、农业机械、化工机械、卫生机械组。会议讨论了发展会员与收取会费、编译《机械工程名词》以及出版会刊《机械工程》的相关事宜。
人物简介

黄伯樵(1890年-1948年),江苏太仓县人, 1916年毕业于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曾任中华铁工厂经理兼总工程师,中华职业学校校长,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局长,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总经理等职。1936年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任会长。

陈石英(1890年—1983年),上海人,1906年烟台海军学校毕业,191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造船系留学,1916年回国后,先后担任交通大学(时名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南洋大学)教授及工学院机械系主任、代理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海分会会长等职,同时兼任南洋铁路学校、复旦大学、劳动大学教授。1949年任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校长,在交通大学工作达67年之久。1940年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长。

程孝刚(1892 年 —1977年),江西宜黄人。早年赴美国留学,考入普渡大学攻读机械工程机车专业,1917年取得硕士学位。1918年在纽约发起组织“中国工程学会”,同年底回国。1919年开始在铁路系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1952年后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起重运输机械系主任,1958年任副校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1年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长。

韦以黻(1885年—1946年),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08年7月毕业于南洋公学高等预科,后公派留学美国,1912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教育和交通系统任职,曾任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机械科主任、天津北洋大学及工业专门学校和北京大学教员,1931年1月任交通部常务次长兼技监。1931年任中国工程师学会首任会长。1945年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长。
欢迎广大读者对这段历史进行指正、补充和完善。联系方式:钟永刚,010-68799009,zhongyg@cmes.org。
编辑: 钟永刚
发布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办事机构办公室
关键词:学会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