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科创科普双向赋能——2025年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四届湖北省智能制造产教研融合发展论坛在宜昌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作者: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 文章来源: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

 

719日下午,由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与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联合承办,湖北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湖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联盟、丁汉院士智能制造科普工作室共同支持的“2025年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四届湖北省智能制造产教研融合发展论坛”在宜昌召开。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永平、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党委书记时胜利等嘉宾出席,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肖晓晖主持学术报告。80余位来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及其教育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的教授专家及高校师生参加会议。

张道德教授做报告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张道德在《不确定环境动态感知及采摘技术研究》专题报告中,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他解读了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战略任务,并以宜昌柑橘采摘为例,剖析了当地现有农机续航短、作业效果差、倚赖人工控制的现状。面对人力成本之高,农民劳动强度之大,加之劳动力匮乏的困境,他分析了制约丘陵山地水果种植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一是复杂环境感知难,二是易损水果抓取难。在全面讲述环境感知技术及感知算法、采摘规划技术及无损自动化采摘技术的基本原理、解决方案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他还分享了自己团队的科研经历和最新成果。科研攻关绝非一日之功,他带领团队深入探索实践,面向我国小型、密集林果种植园,从场景感知、目标定位与柔性采摘方面,不断提高采摘机器人在林果种植环境中的自主作业能力。当他平静而又坚定地感慨“我已下定决心,此生献给我国农机事业”,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丁华锋教授做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丁华锋在作《装备创新中的机构智能设计方法》专题报告时,从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智能制造四个阶段的科技发展历程和技术特征开讲,认为每个阶段均依托科学基础、关键核心技术和数学计算方法,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机构的数智化综合方法是高端装备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他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包括拓扑图自动综合、运动链自动综合、空间并联机构综合等在内的机构数字化构型方法,并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角度,对正铲挖掘装置、行星齿轮变速器、雷达卫星可折展机构、机器人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际娓娓道来。丰富的成果应用案例充分显示了各类装置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但他一再表示创新永无止境,仍有大量卓越构型可发掘,并提出一定要“突破国外垄断,加快自主研发”,在场观众无不被他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所感染。

王中任教授做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中任以《管道全位置智能焊接技术与装备》为题,从行业痛点切入,深入分析了全位置自动焊接的技术难点,并从焊接工艺、爬壁焊接机器人、焊接智能化、视觉感知等多个方面梳理了所面临的具体难题。他分享了自己团队关于管道全位置焊缝跟踪技术、熔池动态检测与焊缝缺陷检测技术以及大直径管道全位置焊接工艺技术的研发成果,并表示从技术攻关到应用推广,从研究展望到人才需求,一定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技术创新,重视企校联合,协力攻克智能化焊接工程难题。

余联庆教授做报告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余联庆以《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从创新学科建设模式、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为大家打开了产教融合新思路。他以大量实例介绍了整合学科资源、打造集群优势、推动学科边界的拓展与融合的重要意义,也强调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突破地域资源限制、积极拓展跨区域合作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流动的现实需求。他分享了武汉纺织大学将科研工作融入行业发展的多项举措及优秀成果,认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需求,重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体系,建立“产业链学科链”的动态匹配机制,才能使学科发展与产业技术变革同频共振。

宋春生教授介绍“云说新科技”科普活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该意识已深入学会业务的方方面面。在此次学术年会上,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同时启动了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云说新科技”科普活动(湖北区域)。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宋春生受邀对2020年至2025年的“云说新科技”科普活动作了详尽介绍。他认为,该活动通过发动高校院所师生及企业人员创作兼具科学性、艺术性和通俗性的科普短视频,能够有效培育提升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成果的讲解能力,让更多优秀成果更好、更快、更广泛地传播与转化,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有效衔接,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助力。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在凝聚专家力量、建强高端智库的同时,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创服务,并积极做强科普一翼,强化科普责任。用科普的语言传播科学知识,用科普的方式打破学科壁垒,用科普的精神推动社会发展,已成学会平台科创科普双向赋能的新趋势。此次结合学术会议开展的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得到了现场来自全省各校机械相关学科负责人的积极回应与关注、支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投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

编辑: 钟永刚

发布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部综合管理处

关键词:产教研融合, 科创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