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与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联合承办的“我是未来设计师”青少年科普创作营在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为核心,汇聚顶尖专家资源,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兼具科学深度与美学创意的暑期盛宴,旨在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与艺术表达能力,播撒“科技强国”的未来种子。

活动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普与奖励处副处长刘惠荣主持。活动特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张文武研究员担任科技导师,以《从科幻灵感到科技创新》为题展开科普报告。张文武研究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科幻创作实践,通过光学领域经典案例,深入浅出阐释“怀疑精神”与“实践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性,鼓励青少年以好奇心探索未知,用实践将脑洞转化为现实。作为近光速粒子发动机等260余项专利的发明人及《未来星球》系列科幻小说作者,他的分享既有科研“硬实力”,又不乏科幻“想象力”,为现场青少年点亮了“从创意到发明”的思维路径。
绘画创作环节,九三学社天津书画院成员张华云、天津美术学院陈昭两位艺术导师现场授课,引导青少年以“未来交通”“未来游乐设施”为主题,用色彩与线条勾勒科技感画面。导师们强调“无标准答案”的创作理念,鼓励孩子们打破思维定式,将“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高科技”的科学内核融入美学表达,让作品兼具理性逻辑与感性张力。
本次创作营打破机械工程与艺术的传统边界,通过“科普讲座+现场创作”的沉浸式模式,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科技是骨骼,艺术是血肉”的融合之道。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跨界活动让孩子跳出了课本的束缚,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碰撞的魅力。“看到孩子主动查阅资料、大胆构思未来场景,这种探索精神比任何奖项都珍贵。”孩子们则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原来科学可以这么有趣!我画的‘悬浮公交’不仅要飞得高,还要用太阳能,这样地球会更干净。”充满稚气却不失创意的话语,道出了活动带来的启发。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作为活动主办单位,始终致力于青少年科普事业,通过“我是未来设计师”系列活动,探索“科技+艺术”的创新教育模式。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未来力量,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培养青少年兼具科学精神与审美能力,让‘科技强国’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此次创作营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跨界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
编辑: 傅蓉
发布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总部科普与奖励处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我是未来设计师”